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有效的教学必须是二者的统一。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不仅符合小学语文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而且还可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旨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要具有组织教育和引导教学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等。

2.建立公平公正、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频率偏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公平公正、易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并非一味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而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教学变为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有效教学。而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正是师生进行良好互动的基础。在进行师生互动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提出疑问,如果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大胆地讲出来。作为教师,不要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而要学会尊重学生,学会等待,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获得信心,从而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如果学生出现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包容和原谅,及时指出错误,还要鼓舞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3.建立生活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和教学方式。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日益丰富和拓展,课堂中形成的话题也越来越多,这丰富了师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更顺畅。教师在授课时要多把生活中的知识带给学生分享,例如:对一些关于小学生的相关新闻和资料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分享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某一方面进行关注,然后进行信息的收集,使学生自己成为课堂信息的传播者。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互动交流的话题,还可以增进师生课堂互动的热情。此外,课堂教学并不是固定的死模式,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提出的问题要多元化、具有启发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深层次讨论,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在讲《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用书本卷出一个井状的模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通过看同学、老师、教室和窗外的景物,说说在模型里面看到的与直接看到的区别所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让学生对课文内涵有更好的理解。

4.关注弱势学生。在学校里,普遍存在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座位上,通常是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角色。上课时,他们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举起手,往往会被老师无情的目光打落。对于这些弱势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要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师生互动机会,甚至还要多加鼓励。一旦他们有与教师互动的愿望,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回应,给予他们鼓励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当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意设计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训练项目,让那些学生感受与老师互动的乐趣。

5.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关键。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心理基础。要在课堂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有爱才有教育。不可否认,教师和学生在客观上存在着不平等,教师是成年人,而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学生对教师往往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对于师生互动是不利的。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填平这一鸿沟。再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对于学生发表的意见应该耐心地听完整,并做出适当有效的评价,不可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感激活全体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心灵碰撞全体学生的心灵,让师生双方在课堂上实现双赢。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