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之处主要是指文本中作者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引起读者想象的、未定型的意蕴空间。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引领学生就这些空白之处进行语言实践,那么,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些“空白点”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巧借课题空白,落实语言训练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本语言的浓缩与精华。对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来说,几乎每个课题都与文本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分不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仔细挖掘课题中的“空白点”,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遣词造句或者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艺术,提升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时,我发现课题中“破”字中隐藏的内容非常丰富,于是,我先让学生就“破”字进行扩词训练,学生的回答大致如下:破了、破烂、打破、吹破……在学生扩词的基础上,我趁机追问到:破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1.碎,不完整。2.超出。3.花费。4.打败,打垮。5.使损坏。6.破除,解除……那么,在《孙中山破陋习》这个题目中“破”字是什么意思呢?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知道了“破”字是破除的意思,而且还懂得了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样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词语。

该案例中,针对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从其“空白点”入手引领学生挖掘蕴意,从而帮助学生架起了语言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思考、咀嚼,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二、巧借插图空白,落实语言训练

“图文并茂”是现今小学语文课文的一大特色,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大都是课文主要内容的体现,也有一些课文插图点到为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也是文本的“空白点”。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文本插图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展开语言实践,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得到训练与发展。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朵杏花》一课时,课文中配了两幅插图,在这两幅插图中,一幅是杏树的主人和自己的孩子与竺可桢爷爷在杏树底下相遇的画面,一幅是杏花绽放的画面。课文的题目是“第一朵杏花”,可是在文中的插图上,并没有第一朵杏花开放时的画面,是编者忘记了吗?不是的,这是编者有意留白,针对课文插图上的留白,我让学生想象:课文的两幅图向我们展示了杏花开放时的样子,而对于第一朵杏花开放时杏树的样子并没有展示出来,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第一朵杏花开放时的样子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大胆的想象,有的说:“杏树的枝条上长满了许多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其中,有一个花骨朵特别大,它……”就这样,经过想象,学生的语言表达既形象,又生动,语言表达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该案例中,针对课文插图上的空白,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想象一下第一朵杏花开放时的样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了深处。

三、巧借情节空白,落实语言训练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中的语言或者句子跳跃性较大,或者描写比较简单,或者有着言意未尽的地方,这就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空白,并等着读者去填补,去发现,去诠释。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就这些地方进行补充,以还原文本原有的情境,激活学生的语言实践。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课文第三段有这样一段话:八九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下池塘以后,就去池塘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我巧妙运用这个情节上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的父亲让他去放鸭子的时候,他还会做哪些事情?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说他会逮蚂蚱,捉蛐蛐。有的说……就这样,在学生们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学生对法布尔的认识也更进一步。

该案例中,在《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的教学上,针对文本情节中的空白,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使文本的空白之处成为了学生“可视可感”的表象,在学生对文本情节创造性的填补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作者以及文中主人公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中的“空白点”有许多,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用心阅读课文,去寻找,去发现,然后,再由此展开,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将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