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这是一位学习比较好的男生的妈妈打来的,她抽泣着,情绪非常激动。我不知发生了什么,耐心地等待着。“他怎么这样对待我?平时我不让他做什么家务,都是我把饭端到桌上。我不让他玩手机,说了他几句。他不仅与我拌嘴,而且连着两次推我,把我推倒在沙发上。我怎么养了个这样的儿子!老师,你说说他,学习好不好倒是其次。”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特例。孩子本身的问题往往折射着家庭教育的问题。

《朗读者》播出的第三期,麦家朗读的自己写给远行的儿子的一封信和朗读前的采访内容,深深地刺痛了我。彼此间明明是相爱的父与子,可偏偏心与心之间多了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悲剧。

我的学生与麦家的儿子、我的家长与麦家他们遇到了相同的问题。“青春期的叛逆”成了每个家庭似乎都难以避开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习惯与手机对话,与同学对话,回家后把房门一关进入自己的世界,视父母如不存在。这样的家庭,父母、儿女都是有问题的。学生、家长是问题的两端,心结必须解开,沟通才会畅快。于是我开了以“沟通与爱”为主题的家长会,我先给家长放了麦家的这段视频,当即就有家长落泪。麦家的悲剧为什么会在无数家庭重现?

我告诉家长:教育好孩子,注定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更要学会自我成长。家长与孩子要经常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智慧、情感都是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的。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有一定教育策略的父母。我给家长提出了改变心态的建议:成长比成功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家庭和谐是改变的根本。

我又召开主题班会,给学生同样放了麦家这段视频,经统计,我班与麦家的儿子有类似经历的超过30%。我对孩子们讲了父母们的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在生活中的不易与煎熬,学生们受到极大触动,讨论极其热烈。如:

“在这场父与子的爱与恨中,我们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不能因为青春期的到来而理所应当地放纵自己,而是应把青春期的到来看作成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珍惜父母陪伴。”

——贾宸昊

“即使开了门,情况也可能不会有什么改变。紧锁的房门看上去是冰冷的,但却是他脆弱内心的一道防线。在他把自己关起来的日子里,也许会经历孤独或忧伤,但是这些因素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谁也没有错,只不过相互之间,缺少了一分耐心、一分理解和一分信任。这就是成长,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过去。”

——张晴乐

……

这些孩子的认识并不在一个水平上,也不可能在一个水平上,但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内心,或许懂事,或许还有许多对家长的不理解,但若将教育持续下去,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那一颗心灵,那一个人,那一个家,那一个世界在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