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错时教研就是错开时间,开展教学研究。虢镇中学原来的教研活动集中安排在周四下午第四节课,这与学生社团和体育活动往往冲突,一些教师因为要组织学生而不能保证参加,加上时间较短,事务性安排较多,造成深入研讨不足。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从2016年春季开始,我们把教研活动排入课表,即周二、周三、周四的上午前两节课分别是语文、物理,数学、化学,英语、体音美的教研活动时间;周二、周三的下午前两节课分别是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的教研活动时间。经过两年的运行,我们觉得,错时教研有以下优势:

一、保证了全员参与,提供了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

错时教研保证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开展对话与交流。学校把参加教研活动作为教研考核的一项内容,安排专人考勤检查,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年度考核等挂钩;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分组包抓指导。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各教研组进行了组内听评课活动、赛教教师磨课活动、省市级教学能手公开课活动、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等,做到全员参与,静心投入。在研讨时就教学的具体问题,比如教学方式的采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的优化等进行研讨,开诚布公,实事求是。

二、整合了教研组资源,便于跨年级交流和衔接

错时教研活动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新考纲颁发,我们组织各教研组进行新考纲研究。围绕高三复课,高三教师交流他们复课的得失与困惑,高一、高二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体音美组针对高三考前的调适,主讲人提出方案,大家针对内容、场地和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确定了三个项目,在学生活动中取得了好的效果。期中考试后,各年级认真地分析试卷,交流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另外,在市级赛教前,我校赛教教师与陇县中学教师交流,双方教师说课评课,促进了双方教师共同发展。

三、体现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深层次,避免了形式化和事务性

主题教研,更能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求各教研组精心设计,每次活动要有主题,要有主讲人,话题要能引发广泛讨论。比如,物理组研讨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化学组开展提高学生化学答题语言规范性的研究;数学组进行了高三第二轮复习的现状和思考研讨;生物组进行了高一生物实验教学及存在问题研讨;语文组探讨关于汉字书写大赛的组织和辅导;英语组进行校本小课题研究;体音美组针对区篮球比赛、足球赛参赛等,总结得失,分析对手情况,制定战术战略,最终取得了良好成绩。

四、有利于同伴互助,促进了教师共同提高

教师是教学人员,也应是研究人员。教师不是天然的研修专家,需要在实践中磨炼与提高,而充分的教研活动时间给教师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磨炼的舞台。为了有效参与教研活动,主讲者和参与者都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这需要查找资料,读书学习,研究教材。在主讲人精心准备和广大教师极参与的过程中,收获的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围绕自己小课题研究中的困惑请教同行,指点迷津;外出学习归来,分享其学习的体会和收获;赛教归来谈自己的反思和感悟,结合自己的教学探讨具体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次又一次地提升了全体教师教育理念、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反思两年来的错时教研活动,我们觉得应当注意下面几点:

1.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加强过程的督查和管理。教研活动的水平层次和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责任心。教研组长要统一认识,强化责任意识;要立足长远,做好教研计划;联系教学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要开动脑筋,确定研究主题,着力解决重点问题。另外,教师的自觉性是研修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而学校教研氛围是否浓厚是校本研修取得实效的基础。如果教师积极性不强,集体研讨开展就有难度;如果教研氛围不好,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真切交流。为此,学校要加强教研骨干队伍的培训和引导,加强专业引领和指导,让教师认识到教研活动带给学校和自己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自觉性。加强过程的督查和管理,严格教研考核,形成重视教研、热心教研的浓厚氛围。

2.要善于发现和提出真正的教学问题。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关键是能否提出适合研讨的教学问题。研究的问题要具体,且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教师的参与兴趣。交流内容笼统,研讨内容不具体,教师间对话交流就少;主讲人准备不认真、不充分,对问题的探讨不深入,仓促进行,活动就会流于形式。需要强调指出,课堂教学始终是提高质量的主渠道,教研活动必须聚焦课堂,围绕课堂教学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小课题研究),这样才能体现教研活动的实效。

3.注重教研成果的总结、整理和运用。教研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教研的有效性就要体现在教学改进和质量提高上。研究成果要及时真正落实在改进教学实践中,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应更加重视教师自己的学习、反思和消化,给教师的学习和反思留下一定的时间。每次教研活动,除了教学过程的记录外,要有教研活动效果的反思性材料,主题发言人或参与者最好能有论文或其他文字材料形成。

4.教研的内涵应更丰富,应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以往的教研,往往只是教师之间的讨论,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是否有效,学生学得怎样,研修活动的效果如何,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的全面进步上。所以,教研活动有必要研究学生,要关注学生情况的分析,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教研的内涵应更丰富,外延应该扩大,由教学到教育,由教师到学生,围绕质量提升,所有的教师成长、学生教育都可纳入研究;围绕学生案例,开展学生转化研究,探讨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方式。

5.教研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做到不断创新。教研活动要做到形式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教师积极参与。比如组织公开课的说课和评课、专题问题的研讨、校本课题研究、读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分享、论文写作体会交流、小课题研究体会与方法交流、观看名师授课视频并交流观后感受,还可开展板书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等。同课异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课后点评,引发思考,充分交流,形成共识,一课一得,效果直接。

要统筹安排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教研组有教研组的优势,但不能很好地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集体研讨活动参与面不广。所以,还应重视备课组活动,针对各年级的具体实际,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交流。

6.教研内容应切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要立足行动研究,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教学困惑与同行交流,可以分别完成各自的学案任务,然后集体讨论修订;主题发言后大家讨论,达成共识,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研内容、形式要征求教师的建议。课堂教学研讨不仅要有精心打造的展示课外,还要有原汁原味的常态课,以便发现问题,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