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师生情感交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成绩,这从理论上来说是师生感情培养的结果。因为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关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这也是我一直跟进几个学生真实的情况得出来的结果。从化妆睡觉的、不爱学习的、上课说话的学生,到现在用心的、自觉的、上进的、收敛的、谦虚的学生……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让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是行之有效的,也是今后必须坚持的。

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和随口一个赞扬,都让我的学生为之改变和努力。这是我相信的。在我的问卷调查中,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你和你的老师在课内外有交流互动吗?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回答,没有。你和你的老师交流少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很多是:老师太严厉,学生害怕;不知道和老师说什么;自己成绩不好,怕老师批评。看到这些我想了一个下午,我在学生心目中到底是怎样的老师?

高二(九)班有个女同学上课时爱睡觉,爱化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打眼一看就感觉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我在开学第一天就叮咛学生,历史课上不允许玩手机、看小说和睡觉。可是这个同学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在一次历史课上她睡得很熟,我让她站起来听课。原以为小惩之后她会收敛,可是过几天查作业她又没交作业。我在晚自习说:“你们在我的课堂上,犯的错误不要超过三次。我允许你们犯错,但犯了之后要改。”虽没有直接点名针对她,但也算是告诫她。可是事与愿违,在之后的一次课堂上她依然玩手机,看得那么入神,全然没有察觉我已经站在她的身边。我毫不留情地没收了手机。

偶尔遇见班主任随口说出自己的气愤。班主任淡淡地说:“娃是个好娃,你消消气。离异的家庭对她影响很大。”一听到“离异”,我立马面红耳赤,我没有任何心思听下去了,不好意思再听班主任代他的学生道歉。怎么会这样,她怎么不说……难道要学生有苦有难自己跑来亲自说出来吗?你让他们如何表达?是我的错,是我缺少了对他们的关心和了解。那就让我走进你的世界,帮你寻找迷失的自己,帮你度过完美的高中生活……之后她变了,变得让所有的带课老师惊讶,改变的速度让我觉得诧异。她的成绩不断提升,她从班级倒数考到班级前五名。依然是我上历史课,我依旧给予她不断的鼓励、关心,我只是希望她走出家庭环境的影响,希望她度过完美的高中,考上理想的大学,用她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命运。

高二(八)班有个女同学上课也睡觉,上晚自习也睡觉,我自己很生气,她影响了我上课的心情,我狠狠地看她,大家的目光也随我瞟向她。课后我找到班主任,说明了我的困惑,最后我从班主任那里得到的消息是那个女同学一直有病,一直吃药,药物对她的负作用,尤其某些药物让她记忆力下降,吃药后的症状就是瞌睡。原来如此,我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感到无地自容,不了解情况只看表面,不仅不关心她的病情,还无意地伤害着她,真正的老师不应该只关注成绩,应该在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我都是怎么做的,而我又该做些什么弥补自己的过失和过错?那我就去接受他们,去真正地关心他们,从情感做起。

第二次月考成绩下来后,我只轻轻地询问她如何,她立马泪流满面、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我没考好,我以后努力。”我说:“尽你的努力去做,就有收获。”我还没来得及去关心她的学习和病况,突然出现新状况,我的这个学生被分到其他班级去了。我是内疚和自责的。这也告诫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去关注学生。

点点滴滴的小事让我觉得师生之间的距离太遥远,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太少。我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呵护他们,讲道理,明事理。从前那个和我敢抬杠的学生对我多了些感激,他们把喜欢吃的东西分享给我。言语中多了些信任,多了些随和。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做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事:如能听懂吗;你最近进步很大;你很认真;加油,不懂的话来办公室找我;大家一起加油,你们的表现让我很高兴;你准备选择哪方面的专业;当你们的老师真幸福……也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一句句话却让他们积极进取。看我们班现在的状况让我更有信心地做好这些微不足道的关心和沟通,和他们建立好的情感沟通。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触和课题研究的进展,对做好师生的情感交流,我认为,教师必须认清以下几点:

一、懂得他们的喜怒哀乐。现实生活纷繁复杂,未来生活捉摸不定,外界的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各种想法。他们的喜怒哀乐常常溢于言表,希望自己的感情能被理解。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注意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和学生沟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为学生排忧解难,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变教书为铸魂,变行为为素养,变文化为品格,助学生成才成人。

二、教师自我要身正。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心理期待:希望教师不但博学多才,教学能力强,而且人情味浓,心胸宽广。这就要求教师打铁还要自身硬,既要“学高”,又需要“身正”,才能让学生自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懂得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易幻想、爱冲动,有强烈的自由行动欲望,但其行为能力却十分有限。教师绝不能限制学生的身心自由,而应多给学生开辟一些活动的空间。通过丰富多彩的自由活动,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以便因材施教。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要互相理解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与人交往的意识。人总是愿意和同类在一起,并且相互模仿,青少年在自己的群体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比从教师、家长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那里获得的要多很多。

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要健康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观、朋友观。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学习兴趣既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和尊重,也来自教师精深的教学业务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如果教师把创设乐学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就乐意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实践,就会有收获有提高,从而亲其师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