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近年来,渭南市通过校本研修,促使一大批教师得到专业化成长,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体系化建设是渭南校本研修的一大亮点。2016年3月,渭南市教育局出台了《渭南市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研修内容、活动方式、具体措施等方面对校本研修工作作了统筹规划,指导各地完善校本研修工作体系:即市、县、校三级校本研修责任体系,教研、培训、电教机构“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服务体系,高校、骨干教师、网络平台“三点一面”的校本研修支持体系,学分登记、分层过关、监督检查“三结合”的校本研修评价体系,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统一”的校本研修运行体系。依据“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政策,拨付校本研修经费。将校本研修纳入中小学校长目标责任考核、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骨干体系建设中,以考核激励校长教师重视教研。

示范引领激发了校本研修内动力,以研促教提高了教师创造力。截至目前,渭南市共有16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72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22个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178个市级教学能手工作站。组建了高中学科研究指导发展中心,初中学科和小学语、数、英、科学市级名师讲师团。各团队积极开展听评课、说课标说教材、示范观摩等研修活动,校本研修的风气在示范带动中悄然兴起。自2013年起,渭南市近10万人次教师参与了教师业务能力测试。录制优秀示范课六千余节,并将示范课上传到渭南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受益教师近6万名。

校本研修突出了教师个性化发展。以省市教育名片的临渭区为例,该区在课题研究方面,推行“双轨制”,即区教育局“自上而下”的综合类课题和学校“自下而上”自定的学科类课题。学科类课题由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展开研究。同时要求全区中小学“校校行动,全员参与”。近五年,该区承担完成的省级课题有116项,市级课题有237项,区级课题有942项,校级课题有1433项,基本实现了全员参与。其次,实施“课题促进”举措,实现科研特色、教研教改、教师素质、课堂效率、教育质量五个方面的促进和提升。再次,指导各校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内容,在备课、上课、评课、作业设计与教学质量检测方面形成了聚焦教学常规的系列专题。此外,该区还通过组建能手工作室,“341浸入式”全员提升计划,确立课堂教学文化、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领域推进课堂综合改革,有力提升了全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这样的研修氛围浸润下,共诞生了5名秦东精英校长、236名省(市)级教学能手,其中4人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多名教师在省级教学设计评选中获奖,一大批教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临渭区校本研修工作引领和提升了我,让我走出了职业生涯的瓶颈期,在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方面收获颇丰,职业幸福感倍增。”瑞泉中学张亚军老师说。更可喜的是,通过个性化校本研修,不少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如该区教研员杨晓蓉凝练总结的小学语文回归性阅读主张,倡导阅读教学回归到学科特性和学生本位;渭南实验初中任长安老师提出的问题探究教学,把问题上升到教学灵魂的高度,倡导探究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