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曹莉莉作为《教师报》的记者跟随陕西日报的采访队伍曾到过秦巴山区的一个教学点。如今,教学点的名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但初见的情境记忆犹新。

乘车从西安出发,颠簸了近二十个小时,然后换乘渡河的小船,最后徒步行走一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那是怎样的一所学校呢?一间破旧的瓦房,推开简陋的柴门,就看到了泥地上摆放着土豆、小米、大米,还有一棵已经蔫了的大白菜,这是老师和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的一星期的口粮。旁边用几块石头支着一口黑黢黢的大锅,这是老师给孩子们炒菜、做饭和煮水的唯一用具。再往里是一张用砖块和木板搭成的简易床,和三五个窄窄的、铺着破旧被褥的地铺,是老师和孩子们休息的地方。靠近南边窗户、光线明亮的墙面上,挂着一张写满了粉笔字的小黑板。

一名教师,三五个山里娃,就在这间破旧的瓦房里上课、吃饭、睡觉,抬起头就能看到从屋顶的破洞里倾斜而下的阳光,这就是一所学校。曹莉莉清晰地记得当时心里的震颤与不断涌现的心酸。

教学点的孩子们在上课(图 薛小琴 摄)

二十年后,2018年4月24日,曹莉莉作为《陕西教育》杂志的主编带领编辑部的记者们走进了秦巴山区的教学点——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金齐教学点。与二十年前相比,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校主体是一座白色的两层小楼房,教室、办公室以及各类活动室分布期间。楼前有个院子供孩子们玩耍和上体育课时使用,旁边还有一片小菜园,郭老师带着孩子们种上了青菜,绿油油的一片。

郭胜德老师和他所教的7个娃(图 薛小琴 摄)

58岁的郭胜德老师正带着4个一年级、3个二年级学生上音乐课,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郭老师熟练地打开多媒体设备,从数字化资源库里找出《一对好朋友》的教学视频,然后带着孩子们跟随视频的步骤学唱歌曲。“我根本就不会唱歌,原来也上不了音乐课。现在教学点的条件改善了,配备了和城里一样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碰到我不会教的科目,我就从资源库里找出视频,让孩子们跟着视频内容学就行了。别看我们这个教学点小,所有的科目都开齐了!”

郭老师从教四十年,一直辗转于偏远的教学点和村小之间。“刚开始,条件特别艰苦,不仅要上课,还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回来给孩子们做饭。山路不好走,有一次快到学校的时候摔了一跤,两桶水全洒了,只好忍着身上的疼痛继续去挑水,要不然孩子们就吃不上饭了啊!”郭老师说,最近几年教学点的变化特别大,校舍进行了翻新,而且通了网络,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源,感觉我们跟外面的学校的教学可以同步了。安康市石泉县教体局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用力颇多,效果也十分显著,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2016年通过省级验收,2017年通过教育部核查。

后柳镇金齐教学点郭胜德老师在上课(图 薛小琴 摄)

“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中央电教馆为我们的8个教学点配备了完善的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但我们全县目前有30多个教学点,在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自掏腰包为剩余的20多个教学点也装配了符合国标的数字化设备。”石泉县电教中心主任董才峰自豪地说。

这个地地道道的石泉汉子,时刻心系教学点和村小的改造工程,这源于他幼年的一段特殊经历。幼年的他在一所封闭、偏远的村小就读,有一次为了参加镇上举办的少先队活动,老师就带着他们苦练了近一个月的少先队歌。结果,比赛的当天,他才发现他们演唱的歌词跟其他学校不一样,曲调也完全不同。后来,他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师教错了。因为他们的老师既不会音乐,也不知道正规的少先队歌是怎么唱的,所以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教了个“山寨版”。“让教学点和村小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成了他的一个梦想。

熨斗镇麦坪小学涂贤斌老师在上课(图 薛小琴 摄)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为他的梦想实现提供了一个契机。然而,新的问题也来了——教学点的老师怎样使用这些资源?电教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教学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项目。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董才峰亲自担任培训班班主任,每天下午课程结束后,逐个拷问当天学过的内容。牢记并熟练操作的即可过关,不过关者就要留下来反复操练,直到熟练为止。一个月后,全部教师过关,成果也立即显现了出来。2014年中央电教馆举办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应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 ,陕西省共有7件作品获奖,其中安康独占3件,而且全部是由石泉县教体系统报送的,谭倩才的美术课《鱼儿游游》获二等奖,刘伟雁的音乐课《山谷回音真好听》、涂贤斌的体育课《编花篮游戏》获三等奖。当时,涂贤斌老师已经54岁的年龄。

熨斗镇麦坪小学课表(图 薛小琴 摄)

这是变化的二十年,教学点从校舍、教学设备、课程开设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这二十年也有一些东西从未改变过,依然是一个教师加三五个娃,依然有坚守在教学点里的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一腔赤城和孩子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