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论从语言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英汉口译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的语言认知活动。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听辨这一行为较为独立,且位于英汉口译全部过程的前端位置,并受到认知心理模式的深刻影响。基于英汉口译听辨的独立性,可以在英汉口译教学中单独进行听辨教学。本文对英汉口译听辨的认知心理模式及其技能培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关键词】英汉口译 听辨 认知心理模式 技能培训

前 言

从流程来看,英汉口译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即信息输入、信息存储和信息输出。在英汉口译过程中,自信息输入开始,英汉口译听辨即随之开始。英汉口译过程中,听辨是位于前端的独立环节,其执行质量将对位于后端的存储、译语搜觅、译语输出等环节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英汉口译听辨这一技能是综合性的技能体系,译员在听辨过程中需要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相结合的策略,综合应用即时感知、瞬间联想、迅速推断、思维记忆等认知元技能,结合应用信息解码、意义构建、信息集成、核心提取、分析整合等认知微技能,才能达到较好的听辨效果。因此,基于英汉口译听辨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对英汉口译听辨的认知心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找到更加科学的英汉口译听辨技能培训策略,以追求译员的最佳英汉口译听辨效果。

英汉口译听辨的认知特征

和单纯的英语听力理解对比,英汉口译听辨在认知特征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从认知的目的和认知的实际要求来看,英语听力理解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掌握基本的英语发音、语法,要求较低,而英汉口译听辨的目的则是为了用另一种语言实现对于信息的重新发布,这需要译者掌握透过纷繁复杂的语言表象获取语言的真实含义的能力,从而便于紧随其后的信息存储和译语搜觅工作,其要求非常高,且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熟练。从认知的对象来看,英语听力理解认知的对象多为直接播放的专家录制的音频材料,其发音标准、语法标准、语速均匀、口齿清晰、干扰很少、逻辑明确,而英汉口译听辨的对象则完全不同,译员在进行英汉口译听辨的过程中,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在动态的语言实时交流过程中,译员所听辨的语言变体很多、逻辑清晰度很差、语速不均匀、语法不标准,译员的听辨工作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一些干扰,听辨的难度可谓大大增加。从认知的过程以及任务来看,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主要是实现对于单词、单句以及语篇的理解,而英汉口译听辨的过程及任务则更加复杂且难以掌控,译员不仅需要实现对于听到的语言的准确理解,即语言解码,还需要对听到的语言意义进行分离、提取、整合、加工,最终形成一个准确的语言核心概念,其难度不言而喻,在此过程中译员需要调动的思维、精力要远大于单纯的英语听力理解。

英汉口译听辨的认知心理模式

1.音流听辨和言意分离

音流,即源语声音信息。译员在接受到音流后,首先完成的就是音流听辨工作。音流听辨过程中,译员需要将音流信息和大脑图式中的已有信息进行迅速比对,在音流信息和大脑图式信息间建立可靠联系,从而迅速将音流信息中的声学符号解码为语言信息,有时也会包括少量的副语言信息和超语言声音信息,然后再进一步将解码得到的语言信息继续解码为可加工的信息概念或者核心意义,实现最终的基本意义建构。言意分离,即将源语声音信息的语言和意义进行有效分离。在音流听辨之后,译员需要继续对得到的语言意义混合体中的语言符号进行有效解码和意义重建,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将音流听辨得到的语言意义混合体整合为更加完整且规范的、和源语言意义高度一致的、独立于语言形式之外的意义,达到透过语言形式提取到核心意义的目的,完成有效的言意分离工作。

2.意群切分、关键信息识别和浓缩以及释义

在实际的英汉口译听辨过程中,通过音流听辨和言意分离得到的意义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此时,译员需要进行意群切分、关键信息识别和浓缩,具体做法是对提取到的意义群进行初加工,将其根据具体内容切分为意义块,构建出基本的意义单位,并重点对意义块中具有核心价值的部分进行集约化的重点加工,完成关键信息的识别和浓缩工作,方便之后的信息处理。释义即解释语言的含义。译员在这一环节中,需要突破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界限,跨越不同语种间的语言层次、意义层次、语言习惯、表述方式等桎梏,将繁杂、无序甚至深奥的源语言意义信息经过进一步的深加工,通过演绎性、分析性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便于听众理解的、便于用目标语言表述的语言意义,如此方可完成有效的释义工作,为之后的概要工作做好铺垫。

3.概要和逻辑性重构

概要,即对源语言中的琐碎、复杂、无序、冗余的信息和意义进行整合、加工、归纳,最终得到一个相对规范的、语义集中的语言信息或者语言意义。在概要过程中,译员以挖掘语言精华和核心信息、压缩语义为最终目的,通过归纳性、综合性的加工处理方式,使源语言中无序化且冗余的信息被处理为相对规范的、语义鲜明的、便于用目标语言进行翻译的语言信息。由于英汉口译听辨过程中源语言的表述混乱,即使经过以上处理所得到的语言意义,也经常存在逻辑混乱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逻辑性重构。译员需要对逻辑紊乱甚至完全无序的语言意义进行继续加工,理清其逻辑架构,重新排列其意义表述顺序,将其转变为易于理解的、便于存储和后期输出的、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的语言意义,方便译员之后的口译工作。

英汉口译听辨的技能培训策略

1.抓住关键词语

译员在英汉口译听辨的过程中,从话音开始就需要紧随讲话者的话语进行翻译,其听到的音流信息是前后衔接、连续不断的,此时,由于口语表述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如逻辑错误、发音不准、辞藻冗余、话语中断等,译员很难做到准确把握讲话者的全部语言信息。此时,把握讲话者的发言中的关键词语就显得异常重要,这也是译员在进行英汉口译听辨过程中的一大关键点。

关键词往往是实意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副词等,并在讲话过程中发音力度较大,译员应当根据关键词的特征,结合特定的语境,敏锐地发现关键词,做好听辨工作。找到其中的关键词,准确把握核心意思。

2.找到篇章标记

根据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讲话者在发言之前,其头脑中已然形成了一个发言内容的粗略框架,即内容提纲。但这种在头脑中出现的提纲往往是模糊的,需要在发言过程中随着言语的表达进行逐渐完善。而为了保证发言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多数发言者尤其是有发言经验的发言者都会在发言过程中进行语篇标记,以此来帮助自己提升发言水平和表达效果。常见的标记方式为时间顺序、强调、解释、示例、转换话题、因果承接、递进、转折、假设、总结等等,译员如果可以熟练地利用这些篇章标记作为路标,自然可以快速掌握发言的核心内容。

3.借助冗余现象

在口语发言中,言语冗余是非常常见且正常的,真正可以做到出口成章、没有冗余的人少之又少,多数发言者在发言过程中都会存在言语冗余的现象,而冗余的部分往往是讲话的重点,冗余的部分也为译员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时间。科学借助冗余现象,可以帮助译员更好地做好英汉口译听辨工作,把握发言者的发言重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英汉口译听辨过程中,认知心理模式对于每个译者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良好的、完善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相结合的认知心理模式,是译者做好英汉口译听辨环节的心理基础和思维基础。在科学把握英汉口译听辨认知心理模式的全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方式,通过大量的、以实际源语言表述材料为训练载体的听辨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汉口译听辨的“内功”,形成行之有效、熟练运用、处理灵活的英汉口译听辨技能。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译者的听辨行为是瞬间完成的,更多的是基于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条件反射,而常用的英汉口译听辨训练存在一定的模式化,这一点仍然需要专业人士着力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卢信朝:《英汉口译听辨:认知心理模式、技能及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5期,第53-59页。

[2]白佳芳:《英汉口译听辨理解技能培训——一项基于英语专业口译初学者的实证研究》,《外语界》2011年第3期,第16-22页。

[3]顾晓燕、陈慧:《英汉口译听辨技能的提升策略浅析》,《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6年第4期,第9-13页。

[4]陈晨:《英汉口译听辨对策》,《科技展望》2014年第18期,第95页。

[5]郑丽芳、唐朝辉:《潜在语义分析的英汉口译语料库挖掘》,《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86-90页。

[6]彭杰:《浅析英汉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双语思维与语言转换能力》,《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9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