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平利花鼓戏是中国地方戏曲的代表性剧种,文章通过分析花鼓戏的形成背景、艺术特点,全面论述平利花鼓文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平利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平利 花鼓子 花鼓戏 伴奏乐器

平利花鼓戏也被称为平利花鼓子,是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当地人表达思想感情的娱乐方式之一。它多用于反映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它以质朴、通俗、好听好唱的地方语言,独具特色的地方音调享誉陕南山水。以《十恨》《十对花》《花鼓子打得花又花》《插秧歌》为代表的花鼓子曲目,其表演的戏剧动作多源于农村生活和民间艺术,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风味,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平利花鼓子的艺术魅力

1.多种唱腔相融合

发展初期的平利花鼓子,多为单唱腔,给人的听觉效果很单一,略显枯燥无趣。后来通过不断吸收、综合,形成了多种唱腔的模式,并在唱腔中加入了气颤音、波音、疙瘩音、花舌音、上滑音、下滑音等技巧,其中疙瘩音在花鼓子的唱腔中,主要用来表现小人物的奸诈、滑稽、诙谐的性格特点。多种唱腔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听觉效果,对塑造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2.唱词中加入衬词

由于地方语言的关系,平利花鼓子唱词中间加入了大量“哎”“耶”“咧”“呀”“喂”等衬词。例如《花鼓子打得花又花》中唱到“花鼓子打得(耶),花又(咧)花(哟咧),打了(的)头家,又打二家(哟),头(喂)家打的是苏州(喂哎哎)府(哇呵),二家又打宰相家(你看)两朵金银花(呀)”,这些衬词虽在整个句子中无实际意义,但衬词的运用使歌词达到了朗朗上口、韵味十足、通俗易懂的效果,符合陕南文化以及当地人的审美观。

3.苦音旋律音调

平利花鼓子的音调具有平利花鼓色彩区的意蕴。平利花鼓戏的音乐结构属于联曲体,它把一支支花鼓小调有机地连缀起来,或单独使用或用几首曲调来表现戏剧内容,构成具体的花鼓唱腔。平利花鼓子音乐风格和它的旋律一样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风格独特,耐人寻味。它独特的音乐风格更离不开当地的语言,平利花鼓子是传统唱腔音乐,同时又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号子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音乐风格。

平利花鼓子的欢音旋律音阶多为五声和六声,且以徽调式居多;苦音旋律音阶多为七声,仍以徽调式为主。苦音旋律中si音的音高与秦腔旋律中si的音高基本相似,仍带有一定的游移性,有比本位si略低的si音,也有比降si略高的si音和降si,但最能体现苦音风格的是比降si略高的si音,习惯在谱面上标记为降si,西洋乐器演奏均按降si处理。

4.多元伴奏乐器

平利花鼓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声腔和器乐。以唱为主,锣鼓为辅。锣鼓一响,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这充分证明了伴奏乐器的重要性。平利花鼓子的伴奏属于民间舞蹈伴奏锣鼓,配器打法不一,听觉效果也迥然不同,花鼓子的伴奏锣鼓打法花哨多变,时而欢快跳跃、细腻缠绵,时而粗犷雄壮、气势磅礴。

主要伴奏乐器有柿饼鼓、苏锣、苏钹、小锣、马锣五大件。其中苏锣为主要演奏乐器,它可以将不同乐器统一在一起,发出的声音端庄响亮。鼓操纵着整个乐曲的节奏,演奏起来更加严谨有力。苏钹在小锣和大锣之间起连接作用,发出敞亮激烈的音色。每样乐器的敲击方法也非常丰富多彩。鼓分为中心击、鼓邦击、外圈击、轻击、重击;锣分为放音击、捂音击、闷音击、轻击;钹分为摩擦击、扑击、单击、轻击、重击;小锣分为轻击、重击、捂击。不同的击法表现出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表演者根据乐曲情感需要来选择击法烘托气氛。后来又新增加了两样乐器:二胡和笛子,笛子随腔而行,有时只在过门中出现。清板(清唱)演唱时,所有乐器全停,过门时乐队进入,使唱腔和伴奏形成鲜明对比,以便强有力地渲染舞台气氛,烘托剧情。这种伴奏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意性,属于即兴伴奏,不像定型的戏曲剧种的锣鼓伴奏那样规范化,在什么地方用什么锣鼓伴奏一般来说都有其自己的规律性。因而,平利花鼓子的伴奏乐器是随机而变的、多元化的,这就是它独具特色之处。

5.即兴演唱方式

平利花鼓子是当地人们喜庆祝福、自娱自乐最为广泛的表演形式,是民歌中最常见、流传最为广泛的、普及率最高的一种口头歌,多用于男女对唱。因而平利花鼓子的演唱方式也随着这些民风习俗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实在演唱中最具特色的是即兴演唱,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并没有固定音高,一般为随起随唱,遇什么场合唱什么歌,能悲能喜,就算旋律音调相似,填的词也是不一样的。

平利花鼓子既具有传统方式的演唱方式,又加入了别具一格的平利方言。首先谈谈音色,平利人喜好一种明亮高亢的音色,这就对“丹田气”和“头声”的要求很高。这一点,对于平利人难度并不大,因为平利人喜欢唱茶歌,他们在采茶累了的时候站在山坡上时不时地练练嗓子,吼上几句茶歌,还经常和山对面的村民闲聊,距离远说话声音的位置自然就放高了,而长期的高位置的语言习惯也使平利人个个都是头声专家。声是传递情感的手段,是为人的情感服务的,只有正确的发声才能把人物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平利花鼓子,是平利人民在世世代代劳动中创作的。平利花鼓子的题材广泛,反映内容丰富深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平利花鼓子的演唱过程体现出了平利花鼓文化的繁荣衍生,平利花鼓子的演唱方式会随着社会不同的戏曲演唱方式而发展,因而它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平利人民不同的艺术审美情趣,它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性,在现代绚丽多彩而又变换无休的音乐浪潮中展现出其独特的演唱魅力。

6.三类表演形式

平利花鼓子最早的表演方式是“打围鼓”,“打围鼓”就是在人们农闲的时候,几个人打着锣鼓哼唱着花鼓子或者民间小调走街串巷,他们也被称为早期的花鼓子游吟诗人。

花鼓子也叫“跳花鼓”“舞花鼓”,它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平利花鼓子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现今,平利花鼓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锣鼓伴奏,艺人表演演唱的跑场花鼓子;第二种是坐唱形式的花鼓子,它是一种只演唱不表演的形式,这种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一般以叙述事情为主;还有一种形式是在平利最受大众欢迎的“灯棚花鼓”,又被称为“棚灯”,①它是一种以表演场地而命名的民间小歌舞形式。所谓“灯棚”就是由几条长凳或几根竹竿搭起的一个约四五平方米的彩棚,棚内放置许多彩灯,它是一个外形近似于简单舞台的流动表演场地,表演者在棚内表演。它可以在固定的一个地方进行表演,也可以几个人抬着边走边停地流动表演。在春节或者正月十五时,灯棚花鼓作为一种节目形式和当地民间社火、狮子、龙灯、采莲船一起组成玩灯队。以唢呐、锣鼓相伴出灯,途中如碰见主家放炮相迎,便落下灯棚,四个伴奏者(锣、鼓、钹等击乐三人,唢呐一人)各站一角,扯住棚的竹竿维持秩序,有吹吹打打的为之伴奏、伴唱。表演者入棚表演,很是方便。灯棚花鼓的演唱形式无固定模式,表演最多的就是在春节期间演唱“花鼓子”。灯棚花鼓子搭台简易,用材少,占地面积不大,移动方便,且演出形式灵活多变,很受群众的欢迎,因此灯棚花鼓成为了平利人们最喜爱的花鼓表现形式。

平利花鼓子的传承与发展

1.花鼓子走进校园

让花鼓文化走进校园,建立校园花鼓子兴趣小组,将花鼓子学习纳入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传承花鼓艺术,让花鼓艺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新的政策,广泛在学校中开展花鼓子课程,聘请花鼓子的传承人来校指导,激发学生对花鼓艺术的热爱之情,学唱一些短小经典的曲目。另一方面,政府出面定期举办以演唱花鼓子为主的比赛,要求县城所有学校都必须参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而且更能促进花鼓子的交流。让花鼓文化慢慢渗透在年轻一代的生活中,解决花鼓子艺人老龄化的现状,更好地发展花鼓文化。

2.收集整理传统曲目

地方政府及花鼓子传承机构可以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机构,将花鼓子资料库具体完善,开放性地面对大众群体浏览;建立地方花鼓戏兴趣小组,调查当地花鼓子的资料,有条理、系统化地进行整理,并对传统曲目进行备份。

3.系统培养接班人

当地相关部门根据传承需要,可以制定清晰有效的培养方案,通过培养职业的花鼓子接班人,实现保护与传承传统艺术形式的目的。主要通过加大对花鼓艺术的资金投入,培养有技能、专业性强的花鼓子艺人,使他们在能有一技之长的同时也能有稳定的收入,进而使花鼓子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4.强调政府文化职能

政府肩负着传承发展文化的职能,要强调政府扶持花鼓子传承的主导地位,这样做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又有利于政府部门威信的提高。应增添花鼓子的文化氛围,发挥城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为其发展保驾护航。政府可组织利用节假日,开展公益演出,增加全体民众对花鼓子的接触机会,以演出带动宣传,感受本土艺术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传统文化。

5.广泛利用现代科技

通过多媒体网络等设施大力宣传花鼓文化,一是专门设定一个花鼓子网站,收集与花鼓子有关的视频,通过网络提供互动平台,便于花鼓爱好者的交流;二是通过报纸刊物、书籍进行花鼓艺术的宣传;三是通过电视平台,每天在相应的频道播放花鼓子,使花鼓艺术得到广泛传播;四是与当地音响出版社联系,把花鼓子的内容制作成光盘,出版图书,通过多种渠道向外宣传,让平利花鼓文化走出平利,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总之,平利花鼓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可以毫无保留、毫无顾忌地表达出人们的内心世界,每段旋律、每句歌词都充分流露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演唱过程中既传承了历史,也传播了陕南文明。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挽救并传承这种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让这种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注释:

①朱广琴:《陕南民间舞蹈文化概览》,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戏剧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戏剧志平利地区卷》,三秦出版社,1997。

[2]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孙红侠:《民间戏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第380页。

[6]李焕龙:《安康非遗剧目研究》,陕西省安康市文化创作研究室,2014。

[7]潘世东:《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国出版集团,2012。

[8]陕西省戏剧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戏剧志安康地区卷》,三秦出版社。

[9]陕西省文化厅:《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撷英》,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10]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图典》,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11]张建忠:《陕西民俗采风》,西安地图出版社。

[12]许德宝:《商洛境内花鼓戏音乐简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