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欣慰地在群里看到彬武处长新作《教育,在回归与超越之间——泾阳县“大视导”笔记》,深深为之震撼。

作为一名教育行政人员,在策划并成功推动了一系列专业性很强的教育管理活动之后,仍能念兹在兹,不断进行着回味反思,不断发掘过程中的思想闪光和教育价值,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梳理升华,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在更大范围与大家分享,引领着人们的思想跃上更高平台。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十分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正如王处长文章题目所涉及,我们对课程改革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有时确实需要一定的“回归”,这种“回归”本身可能就是“超越”。

文章提及泾阳视导中讨论过的一些争议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课改实践要不要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某些最基本的理念。

王处长的文章毕竟非专门讨论课改理念问题,限于篇幅,也就不可能把一些问题说得太具体。鉴于本群同仁都是课改实践的关注者和参与者,我感到有必要把关于几个问题的思考较为全面地呈现给大家,以求教各位。

关于“高效课堂”

这是视导中听得较多、议论较多,并且近几年在全省叫得很响的一个概念。

不能否认,用这一概念所命名的相关活动,确实把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引向了课堂,客观上促进了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深度研究和探索,对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等新理念的普及,也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但这一概念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如果说对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和学习尚可尽力追求“高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和确立恐怕就很难实现“高效”了。人们常说教育是个“慢功夫”,对孩子们的教育要“静待花开”,很大程度上指向的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教学是不是高效?当然会有很多检测,但真正能够检测的也只能是知识与能力。可以肯定地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很难检测出效率与效果的。

要求“高效”,追求“高效”,就必然把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引向知识与能力,其他两维目标也就自然地被忽视、被忽略。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老师总是在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而把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科学分析,对知识学习相应方法的解读和掌握,对各门学科知识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常常抛在脑后,这不能不说是过于追求所谓的“高效”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近几年党和国家特别强调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可以说与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不够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然,课堂也并非没有效率和效果问题。不认真备课,离开课标和教材的“胡说浪谝”,不考虑三维目标的无效提问、无效讨论等实践中也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真实“有效”,而非经不起推敲、容易把人们引上歧途的所谓“高效”。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回归三维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使三维目标不被割裂,不被偏废,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与“高效课堂”联系的还有学生座位的“餐桌式”安排。据说,这是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式学习。问题是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在对有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总有一部分学生背对着老师。人们都知道,人与人的正常交流应该“面对面”,因为人们要在对方的眼神和表情中,读懂对方对自己讲话的反应。老师讲课更需要随时观察一个个学生的不同反应,以便及时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了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的讨论,便把学生座位全部固定地排成所谓“餐桌式”,不仅会影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会因为学生总侧身看黑板而影响到一些学生的视力。这在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当下,实在是一个不敢忽视的大问题。

与“高效课堂”相关的还有所谓“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以及相应的“日考”“周考”和“月考”,其多重负面效应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于“分层教学”

对这一问题,泾阳座谈会上我们听到的介绍是,某初中期末复习时,将语数外三科按照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打破行政班级界限,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班次进行复习教学。

这实际上是一种“走班制”。

对这种“走班制”式“分层教学”,我当时提出了质疑。因为即使是复习,同学们之间也需要互动交流、合作学习。原班级被打乱后,相对陌生的同学合作学习必会受到影响。此外,这种班次自然是按照考试成绩划分,对于分在成绩较差班的学生,产生负向压力不可避免,这种压力对部分学生,完全有可能产生自暴自弃或自我降低要求的反应,这当然同通过分班普遍提高成绩的期望相背离。

对于“走班制”,我们记忆最早的应该是高中课改启动时,深圳高中面对多门选修课实施的“走班”。但这种“走班制”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按照学科课程学习程度实施“走班”,作为短时间的教学实验或临时安排,或许无可厚非,但要在面上推广则必须慎之又慎。

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三令五申,坚决反对划分各种类型的重点班,我们绝不能用“分层教学”的理由,把学生实际上分成了重点班和普通班。

一般地说,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学业成绩大体都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教师工作的重点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关注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要从心理关怀、方法指导和组织同伴互助等方面深下工夫,引领这部分学生尽早赶上全班学习进度。我们讲教育结果公平,讲控辍保学,最重要的也就是要从这部分学生抓起,而“走班”式的“分层教学”实际上淡化了这个重点。

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要么学习能力较强,要么自律能力较强,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他们,让他们自主地去扬长补短,这种“不教”实际也是一种因材施教。

至于应对将要面临的新中考,为适应学生对课程选择而实行的“走班”,其实质与我们讨论的以学习成绩划线进行“走班”完全不是一回事。对于前者,我们当然要提早谋划,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课外作业

正如王处长在文章中所说,是王桥镇中心小学校长提出学生作业问题未被关注。这确实是点出了目前教育领域的一个很大弊端。

现在中小学生的语数外、理化生等所谓主课,除布置课本上的作业外,老师几乎都要再布置一两本练习册上的习题,还要经常发一些“名校”的各类试卷。过去的政史地几乎从来不留课后作业,现在这些课的老师们也都“负起了责任”,和主课一样,多渠道寻找习题留给学生。在留家庭作业的问题上,老师们毫无疑问地掌握着“生杀大权”,学生们只有乖乖就范的份儿。可是家长们几乎没有人不抱怨孩子们睡眠不足,没有人不抱怨孩子没有时间发展兴趣和爱好,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没有时间参加最基本的家务劳动。问题就在于一回家便被各种家庭作业牢牢地拴住,到十一二点还做不完作业的孩子大有人在。

让人很感困惑的是,有那么多人整天在强调“高效”课堂,却很少听到有人强调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社会上反映强烈的孩子们课业负担过重,很大程度上主要就表现为课后作业太多。

谁都知道,只要是课本,每节课后的作业一定是相关教学内容的必然组成部分,这些作业题的设计当然是充分考虑了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作业量也是考虑了学生应该有的课业负担。特别是,这些作业在教材审定时都经过了专家们层层审核把关。多少年来,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几乎都是在课本的作业题中挑选,只是在期末复习时老师们才可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编或借用一些其他习题。不知何时起,课本上的作业题外,大量布置各类练习册上的习题,外加发给学生各种考试题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只布置课本上的作业则成了非常少见的怪现象。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8年重点工作中也有“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明确要求。有国家最高层的尚方宝剑,我们对学生课外作业太多的问题,实在可以高度重视,强力应对。可否考虑把家庭作业只布置课本作业作为基本要求,把给学生另加课外练习册习题、另发试卷作为例外。凡属例外,就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就必须有人认真审核把关。小升初考试已经取消,小学段实施这样的要求应该没有太大困难。初中段要实施这一要求,则必须在中考命题上作出承诺:中考试题难度绝不超出课本作业。如果真能做到这点,则中小学生幸甚,家长幸甚,我们的基础教育幸甚!

关于“导学案”

“导学案”可以说是本轮课程改革催生的一种新现象、新做法。在一些地方,用“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似乎已成为不可触动的金科玉律。

不可否认,“导学案”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实发挥了相当作用。但任何做法超过一定的度,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

“导学案”的作用,不外乎是指导和引领学生搞好预习(或称之为自学),从而落实“先学后教”和“以学定教”。

实际上,从有现代学校制度以来,“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就成了班级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只是过去我们的教学确实存在对预习环节重视不够,对学情研究不够深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强化预习环节,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绝对是必要的。但是否有必要科科、课课都让教师去编写“导学案”,科科、课课都让学生按照“导学案”花很多时间去自学,我觉得可能就需要认真评估和研讨。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完全应该允许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基本原则就是努力落实课程标准,扎实实现三维目标。在这一前提下,用不用“导学案”,是否可以不作过于硬性的规定?

为了推动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对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和课后作业布置制订必要规范,提出基本要求,包括要求重视预习指导,重视多种形式对学情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等,都无疑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否要固化像“导学案”教学这样的一些所谓“模式”,则需要我们再作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至于一些只关注“知识点”的“导学案”,则绝对应该是毫不犹豫地加以摈弃的。

总之,课改进入新常态,我们似乎应该更加强调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让教学工作回归三维目标,让教育资源利用回归课本。这种回归,相信将有利于我们超越教师辛劳、学生辛苦的应试教育泥沼,跃上素质教育的新平台。(作者系陕西省教育厅原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