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就2017年高考各个学科命题进行了详细评述,其中对于数学高考命题的评述主要有两个方面:1.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作为考查的首要任务。2.加强了社会实际的应用,突出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说明要想在未来的数学教学方向和质量上继续寻求突破,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改变过去单纯依靠题目训练这种单一低效的不科学办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呢?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就自主学习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对自主学习的再认识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行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也是高品质的学习。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任务,自觉调整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整个过程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自主学习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基础知识复习,重在构建数学学习思维导图。

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可以借鉴和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数学知识框架,梳理知识脉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摸准脉络,学生自主搭建知识框架。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教师分清数学概念的重点难点、在教材中的地位、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等,引领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按照不同知识的梯次、序列,描画出知识线索思维导图,搭建好知识框架,让数学思维导图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第二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

有了基本的知识框架后,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留下悬念,使学生产生质疑,激发他们去深入探究,去主动思考,互动交流,大胆创新。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发散思维得以有效培养,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迁移能力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第三步:指导学法,学生自主回顾知识储备。

在第三个步骤里,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主要是根据当前知识的特点、高考中考点的地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联系高一高二所学,将相关知识中的概念、原理、规律、重要性质、重要结论等填入框架,完成了这一步骤,就基本完成数学知识的构建。

第四步:检测反馈,点拨学生自主归纳反思。

最后一个步骤是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个环节里,教师需要及时检测,当场反馈,让学生自行对照、比较,找到知识框架中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反思错误成因,完善、规整正确的思路,查找出知识、能力上的漏洞,填补知识、能力上的欠缺。

2.典型例题分析,重在引发学生自主反思。

高中数学的题目多,是不大可能做完的,学生需要统筹安排各学科学习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去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让学生达到“做一题,通一类,悟一法”的效果,在典型例题的复习教学中,通常可以按照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教师优选,学生自主精练习题。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把五彩缤纷的习题先做一做、理一理、想一想,然后围绕某一个具体知识点,分析从内容上有哪些题型?从思维特点上有哪些类型?从解题技巧上有哪些方法?分析归类题型后,才能优选出有效的适量的题目;而学生需要同步思考以下等问题:①该习题涉及哪些知识点?②命题意图是什么?③我有没有困惑?④我的收获有哪些?

第二步:提炼问题,学生自主交流反思。

在这一步骤中,重在把握住大纲和教材的方向,引导学生自主提炼出重点题型存在的知识结构、能力类型、技巧突破,让学生相互讨论、充分辨析、小组交流,从而达到纠正不当、优选解法的目的。

第三步:因势拓展,学生自主总结提高。

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有关知识层面、思维层面、技巧层面、学科规范层面等的规律或要求,总结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掌握前后数学问题的逻辑关系,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心态和提升数学成绩的最终目的。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做法,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设计每一个课堂教学的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落到实处,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