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先生对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曾这样评价:

这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邃的哲理。全文短小、精炼、细腻而又酣畅。冯骥才的作品我读得多了,长短篇的小说和散文……但都不像这篇《珍珠鸟》这样光彩照人。

笔者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关注的应该是:冯骥才先生是怎么把这种美好纯净的境界写出来的?换言之,是怎么达到冰心先生所说的“光彩照人”效果的?

一、课文整体风格的研习

冯骥才先生文章写得好,画也画得好。他的文章,有时也有“画意”。

这篇散文,采用了工笔细描的手法,语言简洁洗练、细腻传神,先是静态的描写,后是动态的展示,整个叙事过程冷静而不动声色,然而内敛而不直接释放的情感更加有力度。心理描写也含蓄而隐蔽,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文章线索清楚,以“珍珠鸟”串起了文中众多的材料,使之浑然一体。

二、文中词句例析

在接下来的对文中词句的研习中,笔者将尽量使用与学生对话的语气,以期更切合课堂的实际:

例1: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这句话是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写它“害怕”人,是为了给下文“我”对珍珠鸟的呵护作个铺垫。

但是,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听了这句话,“我”当时有什么样的想法,作者一概省去。这样,就可以腾出笔墨来,从容地描摹珍珠鸟的情态。重要的话,不可省去;无关的话,一概不要。

例2:我把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如同碧玉”是两个比喻。很显然,我们心里认同这两个比喻,觉得作者写得真好!好在哪里呢?

细细想来,妙处大概在于:

“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丛林里传来了叫声,这声音细细的,但是清亮,不掺杂质,婉转、悠扬、有情、有味,而笛声,也正是这样,清扬似天籁,却有无限情思。山谷里的笛声,是令人向往的,笼里小鸟的叫声,也引人入胜呢!

例3: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儿!

“忽然”二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等着,等着,意想不到的一个时刻,笼子里的小生命“探”出头来!这个“探”字,用得非常妥帖。若用“伸”吧,“伸”好像稍显粗鲁;用“钻”吧,“钻”好像太过有力。这个“探”字,写出了“雏儿”的稚弱和它对世界的好奇。一个字,情态尽出。

例4: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里,描述“小家伙”动作的时候,作者换了一个词“钻”,此时的“小家伙”已渐渐长大,也比先前有劲些。不说“蹦”,不说“跳”,是因为外面覆盖着长满绿叶的藤蔓,“蹦”“跳”显然不符合实际。

笼里子“钻”出一个“小家伙”,作者立刻以一个画家敏锐的目光观察了它。这种观察,也带着一个画家独特的视角,首先留意到的是颜色:红、灰蓝、圆圆的白点。“它好肥”,作者仿佛要在一张白纸上先勾勒草图一样,此时便用一个“球”,为“小家伙”的形体下了一个判断,但“小家伙”又不只是一个“球”,而是一个“蓬松”的球。“蓬松”二字,也引起了读者对“小家伙”的怜爱。

遣词造句的功力,就在于此吧。

文字是一面镜子,好的文字,不仅映出世界的美好,也映出人心的美好。因为热爱人世,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一切,才以一支妙笔,写出心里的美好,眼里的美好。所以,冰心先生说,这是一篇“光彩照人”的散文,这里的光彩,是文字的光彩,也是心灵的光彩。

对一篇文章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是一个无穷大的话题,有时我们所能做的,可能只是老老实实地读好一篇文章,学好一篇文章,然后以这样的“一篇篇”为一个基点,去实现对“语文”的善与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