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务管理是政党进行组织内部管理的一项基本活动,涵盖政党组织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党党务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政党组织水平的高低,并由此决定政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党务管理的信息化,有效提升党员和党组织信息的精确管理、动态管理和统一管理。

【关键词】执政党 信息网络 党务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网络党建与网络社会管理研究”(12CDJ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网络党建论:互联网时代政党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2011EDS001);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网络社会的崛起与执政党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14SWB-104)。

引 言

党务管理是政党内部管理的一项基本活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务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纯洁健康和团结稳定,是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党务管理信息化,有效提升党员和党组织信息的精确管理、动态管理和统一管理。

党务管理能力的内涵

1.工作方式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为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完成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历史任务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这种能够有效动员全党力量的工作方式,既满足了凝聚全党全社会之力谋求国家富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任务,又契合了以报纸和电视为代表的社会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伴随着社会结构的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普通党员在为了个体和家庭幸福而拼搏努力的同时,自身的角色认同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无论是个人理想抱负的拼搏努力,还是迫于生活压力的劳累奔波,都会使普通党员的社会角色(或经济角色)成为个体的主要社会认同,其政治角色则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党组织无法满足普通党员各种需求的时候,对“体制外”普通党员的吸引力也就受到其他组织(或社群)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改变现有的党务管理工作方式,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切入点,吸引和满足广大普通党员的政治需求和社会关怀,使党组织成为联系广大普通党员的坚强纽带。

2.信息素养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执政党加强党务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务管理能力的强弱。中央党校相关课题组关于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表明:在信息意识方面,67.5%的领导干部认为信息素养对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影响很大”;31.3%的领导干部认为“有一定影响”;经常上网的领导干部比例高达71.8%,从不上网的领导干部不到1%。在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方面,尽管问卷都是信息领域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常识,但还有80%左右的领导干部仅仅是“一般了解”,“非常了解”的只占10%至15%。这说明目前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信息知识比较薄弱,对信息领域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的理解还需要加强。不过,领导干部在信息技能方面的进步非常显著,特别是在信息检索、信息交流等方面。调查显示,领导干部“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报刊、上级文件等纸质资料来获取信息”与“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来获取信息”的比例已经非常接近。这表明,在互联网时代,各级党务管理干部主动顺应信息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着力培育与信息时代政党组织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极大促进了党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党加强网络社会治理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系统平台方面。信息化的系统平台是提升党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1999年10月6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关于加强国际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从争夺21世纪思想舆论阵地制高点的高度,明确了今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方向,成为指导网络新闻宣传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党在强调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引导的同时,更加关注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提升党的建设信息化水平,以此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可以说,从20世纪末期跨入21世纪,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党建,是党在时代新要求下作出的积极、主动、灵活的战略部署。在中共中央发出党建信息化的号召之后,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在丰富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实现和建立了党内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和党务动态管理网络系统,为党务管理活动提供了信息系统平台。

增强党务管理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党务活动的管理效能。党务管理的重心是对党员的管理。信息时代的党务管理,不仅在于党务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更在于党务管理内涵的信息化。建构于机械大工业时代的政党,囿于观念、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组织内部严密的等级制和严格的纪律来实现的。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却有可能改变机械工业时代政党组织存在的心理、情绪和价值。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党务管理,其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能否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务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只有让广大党员真正体会到组织的关怀,才能达成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的管理效能。

2.有助于增强党员的民主参政能力。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鼓励了党员个体对党组织政治价值的探索与追求。这得益于信息流通成本的降低,党员参政议政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通过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内部网站等在线平台,可以就重大事项进行广泛讨论,凝聚共识,形成决策,真正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保持党的生命力。在实践中,我们党通过建立党建网等多种信息平台形式,各级党组织能够就党内事务向党员群众征求意见,既大大降低了党组织获取信息的成本,又能够大大提升党员的民主监督能力,为党员群众行使监督权力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平台。

3.有助于克服党员组织生活的缺位。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成果的便捷性,而且在社会生活领域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变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性变化,不断重新确定党和政府的“执政边界”,党和政府的执政边界日趋清晰,对社会的领导方式开始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这种结构转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使党所依赖和可资利用的传统执政资源必须进行重新整合,以适应正在形成中的新的社会生活需要。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分化,党的组织建设也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两新”组织党员和流动党员问题。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和克服这一困境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组织生活的网络化,可以有效克服“两新”组织党员和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缺位”问题。

提升党务管理能力的途径

1.以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实现党员党组织信息编码的精确管理。以报纸、电台、电视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流动方式,使党的各级组织和成员无法通过有效渠道来分享更大范围的信息。一方面,这是由传统党务管理主要依托纸质媒介所固有的小容量特征决定的。另一方面,这也与纸质媒介固有的易损伤性、不耐久性的特性息息相关。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带来的党务管理结果就是政党组织对党员党组织具体信息了解掌握的模糊化、概约化。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有力地突破了纸质化信息管理的这一缺陷,通过大规模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纸质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编码,能够使党员党组织的个性化信息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实现党员党组织信息的精确化管理。

2.以信息流动的瞬时化实现党员党组织信息管理的动态管理。从计划经济时代管生管死的“单位人”逐步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自我生存发展的“社会人”的深刻转变,对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各级党组织应该如何面对“新”党员并实现对“新”党员的有效管理。所谓的“新”党员,主要是指脱离行政化体制管理的党员群众。这部分党员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去行政化。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无法进入“纳编定岗”的党员群众的比例越来越多,各级党组织无法再依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实现对党员群众的管理。二是流动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人口流动束缚的社会民众,在加剧社会流动性的同时,也使流动性成为当下社会的常态。“流动党员”的出现,即是这一社会政策发展的产物。其给党的组织管理带来的挑战就是如何在摆脱了固有属地的情况下,实现对党员的有效通联,进而加强对其影响和管理。三是独立性增强。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对社会公众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独立性、自主性的增强。这一特征给党的组织管理带来的挑战就是党的组织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吸引、团结和影响广大党员。以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破解这一系列挑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选择方案。可以依托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可以通过搭建“党员党组织身份认证系统”和“党员党组织手机信息通联系统”等平台,发送各级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实时消息,加强与党员群众的及时联系,进而影响和实现对党员群众的动态管理。

3.以信息选择的差时化实现党员党组织信息传播的统一管理。对“身体在场”的偏爱,是传统党务管理最重要的活动方式,也是实现党员群众同时教育的主要保证。而其源由则在于这种要求既是与党的组织结构相吻合,同时又是有明确具体的指定对象来实现。改革开放促进传统板块社会结构的碎片化和分层化,在各种新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不断涌现并逐步成长为社会主要成分的时候,这种对社会成员统一管理的模式开始逐步瓦解,“身体在场”的管理效果也就失去了强制要求。比如在外资、合资、民资企业中的党员管理教育问题,就使得传统党务管理的“身体在场”要求往往无法满足,同时教育的目的也就无法达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则能够通过信息的延时存储来克服现实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非同步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以党建网站为主要平台的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党建方面的相关信息,方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党的建设的新情况。党建信息发布的网络化,可以打破地域时空限制、降低信息层级损耗,真正做到信息发布全程、全员、全组织覆盖,有效克服党员组织教育“身体缺席”。同时,党员学习教育的网络化,由于在学习教育的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与传统的组织教育有着较大区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党员学习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党务管理活动中,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育管理信息的差时化选择,从而能够保证党员党组织信息传播的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