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加坡国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南洋理工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战略目标、核心理念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并针对当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在职教师资格准入、培养机制、转型和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NYP 双师型教师培养 经验 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项目编号:留金法〔2016〕5054号)研究成果。

2016年9月1日至11月30日,笔者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研修班学习,有幸走进新加坡六所大学、五所理工学院以及工艺教育学院,目睹了名校名师的风采,对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特别是对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双轨交叉并行教学运行组织方式、新专业开发与建设、基于“CDIO”和“PBL”模式的项目教学设计以及学校ISO9001质量管理系统、职业教育国际化、校园信息化建设、学生心智培育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调研学习,同时实地参观考察了南洋理工学院信息科技系、设计系、健康科学系、工程系、工商管理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等七个学系的专业科技中心。紧张而又充实的调研学习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同时也深感未来高职教育改革的压力。下面仅从“双师型师资培养”方面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从新加坡《2016年度统计年鉴》数据得知,2015年度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共有教师5750名,其中女教师2494名,男教师3256名;共拥有注册学生85562名,其中男生45019名,女生40543名,师生比为1∶14.8,这是五所理工学院的师生比平均值,对于办学成本高、实训环节复杂的工程类专业和护理等专业,师生比为1∶12,相反,工商管理专业师生比为1∶25。根据新加坡《2015年度统计年鉴》分析显示,2014年度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共有教师5310名,注册学生87183名,师生比为1∶16。两年数据对比显示,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的教师数量逐年增加,在校生学生数量有小幅下降,师生比平均值逐年增大。

南洋理工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战略目标

交流学习期间,NYP创始人、前任院长、NYP国际董事长林靖东先生多次讲到,“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办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因素,现代职业教育最首要的问题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南洋理工学院坚持“用前沿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师生,为未来服务”的办学理念,并坚持致力于培养一批走在企业研发技术前列的专业师资团队,形成校企合作绝对吸引优势,从而形成一个高效持久的“教学工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学院的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稳健发展的轨道,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NYP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核心理念

1.“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教学工厂”是将学院、培训中心和企业三元合一所提出的一个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平台。学校专业科技(创新)中心就是教学工厂的场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第三学年共同开展企业项目研发,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企业与时俱进的实际问题。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并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规则,体验企业文化教学任务。教学工厂可以说是“CEC—CDIO”(College、Enterprise、Cooperation—CDIO)模式,以掌握行业科技前沿研发技能的双师型研发团队为优势,以校企深度融合作为平台,以实际工程项目研发为载体,注重专业教师在“引领行业发展”层面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与个人发展,同时使学生在真实生产服务和科技研发项目中通过“做中学”完成第三学年实践教学任务。经过36年的连续实施和不断完善,“教学工厂”模式已成为NYP教师开发专业能力和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成为NYP卓越办学的主要手段。

2.AES系统促进教师间企业实践经验和工程成果分享

NYP按照“源于企业,成果分享,师生提升,用于企业”的理念,创建了AES(AES: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经验积累→分享→应用→再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保存了NYP每个企业项目的开发理念、技术方案、实施细则、成果文件和相关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等。AES系统的建立与使用促进了教师间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和交流,帮助学生了解企业项目解决方案,提高师生企业项目开发的效率。AES系统保证了经验积累与分享不受教师流动的限制,将最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财富永远地留在南洋理工学院。

NYP要求科技中心项目经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同步在AES系统中按照实施流程详细记录从项目引入、构思、实施至完成的每个环节。截至2016年底,AES系统中已经储存了近5000个企业项目资料。这些资料除了主要帮助师生有效地开展第三学年的企业项目、前两个学年的学期实训项目和课程实训项目外,系统中丰富的工程设计图纸及当前科技相关短片还被用作课程教学案例。

3.“无货架寿命”理念让教师专业技能与时俱进

NYP从1992年建校以来,始终倡导“无货架寿命”教师职业发展理念,并推出相关配套保障政策,所有教师自觉关心自我的市场价值及人力资本价值,注重个人专业技能持续发展更新和持续“保鲜”,确保自我在市场价值中始终处于“无货架寿命”状态。在“无货架寿命”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自觉加强和企业同行合作交流,积极承担企业项目研发,保持相对于企业市场的自身价值不断提升,确保自己始终处于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无货架寿命”理念使NYP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形成了自觉化、常态化、前沿化、社会化的态势,为NYP打造了一支始终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校企合作绝对吸引优势。

4.“无界化”理念让教师活力常在

“无界化”是NYP的组织管理理念和机制,其实质是以企业项目为纽带形成各个二级教学单位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学院精神和校园文化。“无界化”管理理念和机制强化了NYP全体教职工的团队协作精神,优化了实验设备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促进跨系部企业项目开发和教学交流,为师生提供了众多综合交叉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综合性科技人才。

NYP“无界化”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建设无界化,主要包括:建筑规划无界化,连廊把学院各栋建筑有机连接成整体,下雨天师生健身跑绕连廊一圈接近2公里;在校园布局方面,将信息科技、电子工程、化学与生命科学、保健护理科学四个教学系组合在一起联合建设科技园;学习场所无界化,课室与实验室组合成一体,使教学与科研、项目研究融合为一体;校企融合无界化,企业在学校设有基地、展厅或车间,学校在企业设有学生实训和教师培训基地。二是教学及校企合作工作运行无界化,具体包括: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界化,学院积极契合国家行业发展产业升级趋势,及时开发新专业,培养急需技术技能人才;日常教学运行无界化,NYP中无类似教务处的部门来协调统筹,但各系之间日常教学工作运作顺畅;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无界化,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时,学院统筹安排,各学系积极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协作开发,共同研究,联合承担大型企业项目,成效显著。

NYP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

1.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NYP招聘专业教师时的准入门槛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有3~5年以上的企业专业对口工作经验,新教师有丰富的专业实际工作经验,懂企业生产和经营,且有广泛的行业企业人脉网络,能够获得或引入各种校企合作研发项目。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教师也会自然地将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超前的生产技术以及行业规范标准真实引入,这样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要求完全对接。NYP很多教师都是飞利浦、三星、新加坡中央医院等国际跨国型公司一线工程师、新加坡大型综合医院医生聘请来的,如NYP护理系的一位系主任担任教师前,在新加坡大型综合医院的ICU重症监护岗位工作过十余年。为了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前沿技术和标准规范引入学校课堂,新加坡各理工学院也以每小时80新元左右的课时费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2.师资培养机制

在NYP“无货架寿命”理念指导下,教师培养是NYP师资团队建设发展的核心部分和主要措施。NYP等各理工学院人均培训支出每年为4000新元左右,NYP采用各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如新进教师必须接受学院专门培训机构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新教师培训。新教师在引进后的前两年内,学院会不断组织相关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NYP各系部在征求教师本人同意后为每位教师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训计划。NYP明确规定,每个员工每年平均至少要利用25天带薪培训假期参加新课程学习、学院内部或企业培训,专业教师每隔2~3年就要从事一段时间的企业项目研发,每个学期至少有15%的教师停课开展“企业工程项目”开发。另外,各国立理工学院都很重视师资团队的国际化建设,在专业开发建设与国际接轨、外聘适量欧美和日本的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大力鼓励教师赴世界500强企业兼职和学习,全面支持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提高学历水平,拓展视野,整体提升师资国际化教学水平。

3.师资转型机制

NYP在教师转型和新专业教师储备方面,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NYP注重预测行业企业转型升级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态势,在部分专业的招生规模出现萎缩趋势时,就会选拔该专业最具潜力的、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和进取心强的教师开展新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成功地进行专业转型,为新专业的筹办和建设开展超前人才培养。配套的做法是制订具体教师技能转型计划,派一部分转型教师进驻世界500强企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另一部分转型教师去世界一流大学提高学历水平。采用预先的教师转型计划,NYP既解决了招生规模萎缩、专业教师的课时量不饱满等问题,又为新专业培养了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新专业的建设和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4.关于职教师资考核评价机制

NYP的管理理念是“有倡议,必有制度;有制度,必有落实”,为NYP师资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NYP招录新教师,第一轮聘期为2年,并每6个月进行一次考核,第一轮聘期考核合格后,进人为期3年的第二轮聘期,第一、二轮聘期考核都合格的教师,也就是工作满5年,且连年考核合格的教师会被各理工学院终身聘用,使教师产生深层次的认同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从而调动教师自身内部驱动力形成强烈的自我激励。其余教师则需要进入第三轮聘用。

NYP教师全部坐班,无论是授课、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学生管理、学生技能竞赛指导、招生宣传及部分教学运行管理工作都是工作的一部分,最后都是根据考核结果拿一份工资,工资不以课时量为核心,教师工资水平主要根据教师专业能力、行业资历,并参照企业同类技术人员收入,在招聘时协商确定。NYP的教师每周最多有18~22课时的工作量,根据教师不同的专业特长和课时工作量多少,每学期都为所用教师安排大致等量的工作任务。承担企业项目或承担其他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所承担的纯教学工作量就会少些。各理工学院教师绩效工资水平按讲师系列5个级别和工程师5个级别分别在两千至一万新币间不等,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南洋理工学院职称的晋升不要求教师写论文,主要以教师的业绩和考核成绩来综合评定,学院决定教师职称的晋升比例和数量,不必报教育部审批。

新加坡各理工学院对教师的考核采用由校董会至教师,由上至下逐级单向年度考核,考核的关键要素由工作态度、教学工作绩效及非教学工作绩效共三部分组成。学院最终把全院教师按考核成绩排名和定级,考核过程公平公正,考试结果逐级对上公开,对下绝对保密。全院教师当年的考核排名和定级决定了本人年度花红的数额、月薪提高的比例及聘用晋升等方面的优先权利。

NYP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对打造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启示

1.优化教师准入制度,提升教师队伍实践技能水平

我国职业院校在教师选聘时,在考虑学历水平的同时,应更侧重对企业工作经历的要求。虽然当前许多专业吸引企业优秀人才难度很大,但在招聘接受应届毕业生时,考核重点应该放在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上,新教师入职后,能够尽快派到企业、行业开展脱产实践锻炼至少一年。另外,各职业院校应该保持适度的学生规模、减少专业教学总学时量,加强专业教师的招聘力度,降低教师的纯教学工作量,让教师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项目开发和企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践技能水平。

2.健全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确保教师技术能力市场“保鲜”

现在我国职业院校都对师资培养作整体系统的规划,从培训时间、经费等方面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并有组织计划地引导各系部完成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任务。但教师培训目标还必须进一步提升到“掌握行业企业超前技术”的层面,要求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中掌握最新前沿的工程应用技术,不断提高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能力,使学校和教师一直占据校企合作主导地位的优势,增强企业行业对职业院校的信任,促使互利共赢的合作深入持久开展,形成师资培训的良性循环。另外,在国家层面,应该加强我国东西部职业教育学习交流平台建设,促进东西部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实践技能提升等方面交流学习,推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水平。

3.超前应对产业调整需求,快速完成师资转型

在我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及科技密集型转变的时刻,职业教育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学校必须快速对专业和师资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学校应该超前应对新增设专业招聘不到专业教师的难题,及时制订为新增专业内部培养优秀双师型教师的计划,并提供相关政策保障,为新专业的专业建设、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4.建立全覆盖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师资考核机制,摒弃以授课工作量为核心的简单教师考核方式,将教师融入系部全面工作之中,建立包括工作态度及表现、教学工作、学生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技能大赛指导、校企合作、企业项目服务、教学管理及招生宣传等各项工作融入的评价考核机制,使教师的工作要求与评价体系完全匹配,并与奖励薪金和职称职位的晋升相关联,提高教师工作的目标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造一支团结协作、积极奉献的教师团队。

5.加大国外师资交流,开拓教师环球视野

为实现我国“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的高职教育战略目标,各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并深化“国外培训工程”,大力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首先是“外引”,为本校“优势特色”专业引进国外经历丰富、行业技术领先的外籍教师及高端人才,推动本校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提高。其次是“内培”,选送优秀教师赴国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包括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美国的“社区学院和质量保障体系”、英国和瑞士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TAFE”和德国“双元制”,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管理水平,培养国际化的专业领军人物。最后是“互相交流”,学院努力争取政府对外合作交流项目,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培训会议,推动中外教师之间的共同分享、持续合作交流。

结 语

经过国家高职示范(骨干)校建设,各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与国外高水平职业院校相比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地处内陆省份的各职业技术学院与长、珠三角地区的兄弟院校相比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进入快速关键时期,学习和借鉴新加坡NYP等一批国际一流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养的方法和经验,强化以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长效的教师职资的准入、培训、转型和评价等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改善和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师资建设水平,并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立友、梁宏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解析》,《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9期。

[2]胡国胜:《浅谈南洋理工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精神》,《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3]符聪、林虎、韵小娟:《基于新加坡经验推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4]邹瑞睿:《新加坡国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机械职业教育》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