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又名《木兰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本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二是揣摩文章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体会花木兰身上的品质和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这节课的现实意义。

初一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豫剧《花木兰》的唱腔孩子们耳熟能详,《花木兰》的动画片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花木兰的故事真是广为流传,花木兰的形象从小就深入学生幼小的心灵。但是孩子们对花木兰的精神理解得并不全面、不深刻,以及学习花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并不明白,所以需要老师在这节课进行引导,并和学生进行共同探究。

一、学习重点与难点

1.理解花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3.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检查背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组内选出最佳选手(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达到背诵识记的目的)。

2.PPT打出教学内容,分小组展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小组互评,巩固知识。

3. 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习语言运用技巧,本文巧妙地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并分析。

小组活动二: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品读课文,赏析人物。

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讨论: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5.拓展延伸, 小小练笔。

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帮助花木兰撰写颁奖词,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主题,理解学习花木兰形象的现实意义。

古代还有哪些和花木兰一样的女中豪杰,请说说她们的伟大事迹?

探究:当今社会还有哪些像花木兰一样的人?她们身上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花木兰对你的生活、人生有什么启示?

三、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多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花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互文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四、课后反思

通过小组比赛背诵,分组展示,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花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本文运用的排比、对偶、复沓、夸张等修辞手法也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文章和乐而歌,节奏感强,有利于学生背诵和理解。

花木兰形象喜闻乐见,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爱国爱家视频的播放,学生深受感动,很容易理解课文的现实意义。和平年代虽然不用代父从军,但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