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育新动能”带来产业布局调整,基础教育要不断优化学校规划布局。培育新动能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四化同步”、创新产业升级换代、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经济方面表现为调整产业布局、打造重点产业、培育形成产业集群。这一变化中,只有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才能为培育新动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处理产业与教育的关系中,基础教育被动需求的观念应该得到转变,要从需求侧变为供给侧,真正把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树立服务的意识,主动作为、主动服务。首先要预测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人口流动和居住区域的变化,根据人口聚集和居住情况的变化,积极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用地规划,并根据人口发展对学校布局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建设并按期投入使用,确保基础教育资源配套建设与产业发展、居住人口变动同步推进。只有让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做到未雨绸缪,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及劳动力队伍才能相对稳定。从学校建设现状来看,按照《义务教育法》等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但是,学校布局规划主要以户籍人口为依据编制,与居住人口变动的趋势相比,往往建设滞后,要么规划不到位,要么规划得不到落实,带来产业所需人员子女入学入托的不便,影响人才队伍稳定和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很多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在教育配套建设方面走了不少的弯路,教育公共服务规划不到位、不落实,导致教育资源匮乏,产业发展缺乏后劲,甚至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政府要把教育资源的规划作为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的基本要素,作为吸引产业人才和劳动力的必要条件,准确预测产业链形成带来的人口流动变化,超前规划,积极布局建设好幼儿园、中小学,主动适应产业布局的调整。在产业发展中,政府需要把教育部门作为参与规划的力量,提前介入规划布局,保证教育资源规划到位。另一方面,学校建设的设计标准及办学特色要与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构成相匹配,能够满足吸引人才的需要。例如,为推动航天航空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打造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卤阳湖通航基地、沣西翱翔小镇等,应该在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同步规划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并帮助这些中小学、幼儿园打造具有航天文化及航天精神相一致的学校文化及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