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具体说来,它要求教师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转变;第二,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第三,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几年的课改实践下来,我发现有些人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些转变。但通过实践和学习,也总结了一点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要完成这些转变,关键是课堂上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何为“放”?简单说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

大家都知道,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总觉得教学时间有限,加上部分学生很懒,所以不敢也不能放开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喜欢自由、自主地做事情,而不是被动被迫去做。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争取自由、争取解放的斗争史。因此,我们应该真正做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敢放”“会放”。

我曾听过一位年轻老师讲《华南虎》。她以让学生说关于虎的成语导入新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说了很多关于虎的成语。接着老师就让学生概括这些成语中虎的特点,学生概括也较准确,然后老师引入新课,看课文中写的这只虎是怎样的。应该说导入新课是很不错。接下来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读完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观众为什么要用石头砸老虎,动物园的管理人员怎么不管?为什么文中说观众是可怜而又可笑的?老虎被关在笼里了,为什么还要锯掉它的牙齿,铰掉它的趾爪?作者去参观动物园,应该是高兴的,为什么课文却说羞愧地离开了?课文为什么说华南虎的心灵是屈辱的?这么多问题,老师先让学生探讨。学生只解决了一部分浅层的问题,而且一直在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方面说。当时很多同学积极举手,但离课文的主题越来越远。老师看上去很着急却又不能有效驾驭课堂,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走,所以没来得及揭示诗歌的背景和主题就下课了。

显然,这个老师就是“敢放”而“不会放”,放开后“收”不拢。

有人可能会说,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那老师不是没用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上课放手让学生提问,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有时会让我们招架不住。这就增加了备课的难度,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设想学生可能提出的有关问题,以便上课时能从容应对。而如果像以前那样,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讲完就算学习新课结束,则简单多了。所以,新课程并不是不需要老师了,而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它需要老师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去引导学生学习。

而且让学生提问,还必须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这样才能有疑问。训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对学生的一生来说都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在学生时期,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就是因为“逼”学生养成了预习、自学的好习惯取得了神奇的效果。他曾说过的,每个学生都成了他的助手,帮他做语文教学。他变成“千手观音”了,岂有教不好之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自主学习就是“内因”。一节课老师讲得再好,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动起来,那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况且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一味让他坐得端端正正听课、做笔记,他很快就会厌烦的。

何为“收”?就是当好引路人。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必然会遇到问题,当他们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时,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必然需要老师的指点和引导。也就是说老师在放开之后要“会收”“善收”。如果一节课“放”开后“收”不拢,就会偏离主题。像上面所举的事例,一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学生没学到东西,没有达到课标要求。

很多老师不敢放手的原因正在于此,一让学生提问,立刻会乱成一锅粥。也有一些学生会为了提问而提问。不假思索就随便说一个自己可能表述不清的问题,或是简单到不用问的问题,徒然引起同学的哄笑。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们学生的水平有待提高。学生之所以如此乱问一气,是因为他们没有预习课本,对课文内容根本不了解。是因为他们还不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只培训了老师,而没有培训学生,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课改的步子,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孩子们还小,可塑性很强,接受新事物更快一些。“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我们全体老师,团结一致坚持这样去训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让每个同学在每节课上开动脑筋的话,那教学效率不知会提高多少!

学生认真预习了,提问的质量就会高很多。有些问题,当学生没涉及时,我们可以直接向他们提问。面对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从容引导、细心点拨。

其实,课堂上“放”与“收”的关系,就是学生的“学”与老师“导”的关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自主学一学,老师有针对性地导一导;即一“放”一“收”,再“放”再“收”,如此循环,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在教学中该怎样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呢?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既要放手大胆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又要在了解学生诸多想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学生引导 到要学的主要问题上来。而不至于偏离主题,把语文课变成生物课、历史课。

如果“放”不开手,就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又回到过去那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中,浪费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在“收”的时候,要注意自然贴切,善于抓住契机。要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使一节课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不至于显得生硬、唐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要有良好的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应具有探索、研究、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把握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熟练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第三,要做到以上两点,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练就一身“硬功夫”,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左右逢源,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守着自己大学毕业那点老本是不行的。

总之,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尝试、研究。老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弊端,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放收自如”,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国家造就更多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