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高中学生现状

1.关爱缺失,生活失助。

基层高中生家庭绝大多数并不富裕,大多数家长长年在外,孩子得不到亲情滋润,孩子无处倾诉。这些被亲情、关爱遗忘的孩子孤独、自卑,从心里感觉好像被社会遗弃了。久而久之,对周围的人、物反应麻木、视而不见,只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个人世界中。

2.人格得不到尊重。

很多父母只注重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物质条件,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在外打工十分辛苦,孩子学习再不好的话,势必心生怨言,对孩子恶语相向,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不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而是对孩子不信任,无端猜疑指责。学校里有些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只要学习好,教师讲话的态度就好,做了什么事好像都是对的,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则表现出不耐烦、厌烦。

3.性格多样,行为各异。

基层高中学生因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其特有的性格、行为。有的学生家庭困难,却老是和富裕的家庭相比,长期的心理不平衡、虚荣心得不到疏导,导致自卑、嫉妒。有的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一直在表扬声中长大,自尊心特别强,对踏入社会没有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或别人的拒绝、打击,就好像天塌下来,心理承受能力极其脆弱。有的学生在父辈的溺爱中长大,任性自私,干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

二、基层高中教育体会

1.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水准。

“一个人不因美丽而可爱,而因可爱而美丽。”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内心树立“真、善、美”的人生观。“相由心生”,只有心里有了“真、善、美”,内心才会强大、安宁,才会在气质方面折射出优雅,在行为方面折射出美德;才能换位思考,处处为别人着想;才能感恩父母、感恩学生、感恩社会,进而回报社会,客观地认识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

2.亦师亦友,尊重学生。

高中学生已具有强烈的成人感,有要求独立、受到尊重的需求。父母、老师的理解、尊重是他们最为渴望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心声;与学生亦师亦友平等地沟通、交流,要充分鼓励他们;从生活方面关怀他们,特别是家庭贫困、性格内向的学生。只有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学生的心里,关爱、鼓励学生,他们才能认同你。你讲的话、做的事,他们才能作为榜样,从而爱上你的人,爱上你的课,教书育人也就水到渠成。

3.给学生正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正心。”要做好事首先要学会做好人,而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正心,树立“真、善、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读者》杂志扉页有一句话:“只有那些看似简单朴素的真善美在平衡和拯救着人们的内心。要想让灵魂无纷争,只有用美德占据它。”只有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他们才能不浮躁,才能安静地学习、生活及思考问题。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正确规划人生道路。

4.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正确认识成绩,找回自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研究、探索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比如:高考状元介绍的“错题本”学习方法,将错题记录在本子上,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将主要精力用在难的、没有掌握的知识上,避免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会做的知识点上。这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教师要多学多教多督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成绩,成绩高固然好,但不能让成绩绑架学生做人的标准。古今中外,大到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人,小到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有几个是当年的学霸?只要人格不破产,人就永远不会破产。即使学习成绩差、没有“才”,但如果我们教育的学生心地善良、有胆略、有见识、有担当、重情重义、满满的美德,走向社会同样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用爱心去浇灌学生,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扶一把,领一段,送一程,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段可以怀念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