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得随之转变。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大量反复做题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所学知识呢?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几点做法。

一、激起疑惑,释放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利用学生已有经验,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学知识,必须先会“问”,因此老师应欢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时时有这么一种意识,即必须辅助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主动交流讨论的习惯。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并提出问题: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一‘石’激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认为有面积、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冥想时,我及时导入新课。

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最佳境界。

二、恰当提问,激发思维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就拿“分数的初步认识”来说,在学生认识分数并能简化分数的基础上,我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将一个正方形分为两份,每份一定是正方形的二分之一。这时学生中出现两种观点:一派同意(并且占绝大多数),另一派否定。对这种情况,我并未急着下定论,而是让双方辩论,轮流向对方阐明自己的理由,谁能问倒对方就算那方赢。持反对意见者,现场将一张长方形纸随意撕成两份,问道:“这是几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同意的一方只得回答:“不是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你们为什么不平均分?”否定方说:“题目里又没说平均分!”这句话非常有说服力。直到这时,我才提出了准备好的问题:“这句话为什么错了,怎样修改?”这样巧妙的提问方式,发散了孩子的思维,孩子以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思维僵化。而这个问题不仅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发散了思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开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自然事半功倍。

三、循序渐进,学会探索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策略。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任意报数,我立即做出判断。然后我让学生观察 “23、33,”两个数中23和33个位相同,但33能被3整除,23不能,说明规律并不在个位上。接着继续让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可适时引导,通过学生自由讨论从而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使学生体会到探索出成果时的那种快感,从而喜欢上这一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主要是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探索。

四、即时评价,激发热情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喜欢展示自己,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要把握住学生这一心理,即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为获得表扬,都会努力进行探索从而习得知识。另外,教师不能受课堂时间的局限,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只有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索的机会,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并随教育层次的变化有所调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知识走向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只有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