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教育是一回事吗?

这个问题如果不去问,好像还大概知道,一问,反倒让人糊涂了。不做专门的研究,一时很难说清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读完法国人安德烈·焦尔当的《学习的本质》,似乎明白了关注学习比关注教育更为重要。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面对孩子学习中的问题手足无措,正是对学习问题了解不深入,研究不透彻的结果。

最近,这本书很受追捧,因为作为专业书籍,这是一本比较通俗晓畅而且不乏趣味的书。

焦尔当发现,在学校,很多教学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学生学了一堆似是而非的概念,而教育者只顾传递所谓有用的知识,根本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

焦尔当讨论学习的本质,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理论,即“先有概念”。人从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习得了对所有事物的初步认识,就是先有概念,而人的学习就是对先有概念的不断改变。

理论太抽象,举例说明。

比如有个四川娃张大明,吃饭偏好麻辣味,因为他从小和周围的人都这样吃,他甚至不知道世上还有其他风味的美食。突然有一天,父母说从今以后改吃粤菜,不许再吃麻辣烫之类的川味美食,那么他就要在自己的经验里努力去修复火锅留下的美食记忆,而适应粤菜的清淡。

对火锅的习惯和记忆,就是先有概念。

忘掉火锅、忘掉麻辣烫、忘掉夫妻肺片,努力喜欢上蜜汁叉烧、鲍汁扣辽参,这就是学习,这个过程叫知识炼制,因为你在改变先有概念,炼制新的知识。

假设张大明压根就吃不惯粤菜的清淡,但是不行,家里从此断掉一切与川味有关的烹调,只做粤菜,你爱吃不吃,不吃就饿着去。这就是教育,教育是生生地把概念、知识传递给你,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

这个举例虽不恰当,但是应该能够说明焦尔当的理论,似乎也有着皮亚杰“学习就是适应”的学说。

由此看来,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并没有关注到学习者的感受,忽视了学习者的主动性,淡化了对学习者的学习指导。重视了教育,忽视了学习。

焦尔当的理论并不复杂,归结起来不过就是3个关键词:“先有概念”“知识炼制”“境脉”。但是,你不得不说他的学习理论非常务实,没有那些哲学思辨,仅从学习的现象出发,分析学习的内在机制。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家长,《学习的本质》都是一本反思学习问题的好参考。

阅读《学习的本质》,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理解的学习经验有所反思,书中提供了大量有关学习的现象分析。

焦尔当的学习理论也立足于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之上,他回顾了历史上三种重要的学习理论:

一是传统的教育就是知识传递,学习就是记忆、记录。这一理论假设了知识作为信息,教师作为信息传递者,学生作为信息接受者,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忽视了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吸收情况。这一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在认识上所抛弃,但在实践中未必不使用。

二是基于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教育就是训练,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这一理论是拿狗实验的,带有严重的驯化倾向,也已经被新的学习理论所不齿。

三是大名鼎鼎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出于自身的需求和兴趣,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和经验。这一理论至今仍雄踞霸主地位,似乎不可撼动,焦尔当认为建构主义过于简单地界定学习,因为儿童很少会主动学习,除非他在学习中找到兴趣。

如果说焦尔当的理论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的话,那么他更接近于建构主义学习观,但是不等同于建构主义,因为他不仅从学习者自身出发,还从学习者已有经验出发,即改变先有概念。

改变先有概念,有外在的原因,就是原有的知识不适应环境的需要,自身会有失衡的感觉,需要通过知识更新去适应新环境,那就会产生学习。比如四川娃张大明到了广东上大学,满街道找不到火锅店,只有早茶、甜品、粉肠,那么你就要主动更新自己的口味需求,要么就是学习寻找川味饭馆的办法。学校的学习也是这样,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化,难度增加,旧有知识不能适应新的学习需求,就要主动去更新原有概念。

面对新知识,要求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比如,如果学习者了解新知识对他的当下状态是有用的,他就会主动学习。给你一款你从未使用过的新手机,你不用别人教,就会主动去学习手机的功能和用法。

比如,如果学习者能够改变起初的心智结构,甚至是重塑心智结构,他就能学习。这个现象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就是学习者要有改变自己的愿望,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为他需要也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智结构。

比如,如果新知识能带来“好处”,并让学习者感受到这种学习的好处,他就会去学习。这一现象说明,考试、升学、奖励、上清华北大等,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是学习本身,但是这些“好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习其实很孤独。

焦尔当说:只有学习者个人才能进行学习,别人不能取而代之。当然,这一点在中国,即使胸无点墨的人也知道,“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嘛!但是我们没有从学理的层面去解释,特别是没有区分教育和学习这两个概念的差异。

所以,学习纯粹是个人的事,尽管父母为你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也会给予精心的培育,精彩的课程,但是改变先有概念还是需要自己挑灯夜战、苦思冥想、反反复复地去“炼制新知”。即使父母把孩子送进顶尖的名校,如果孩子自己不去完成先有概念的改变,也是无济于事的。

焦尔当的学习理论强调,情感、情绪等在学习中具有战略性地位。人在学习中会充斥着各种情绪,欲望、焦虑、愿望、挑衅、乐趣、愉悦、厌恶等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可见看似平静的学习,其实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却是多么的波澜壮阔。

学习者都有一种愿望,把学习变成一场恋爱。对所学习的知识朝思暮想、痴迷癫狂、辗转反侧、百转千回、欲罢不能。这可能是最佳的学习状态。但是,恋爱也不是随便就能发生的,一般情况下学习还是一件苦差事。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状态的典范。香菱作为一个丫鬟,经常和一群吟诗作对的公子小姐们混在一起,文化无法融合,原初的知识体系失衡,便产生学诗的动机。遇上黛玉这个好老师,对改变现有概念进行有效指导。她先说明学诗并不难,写诗“不过是起承转合”平对仄、仄对平,遇到奇句,平仄也都不要了。然后又帮香菱制订了学习计划,先读王维,再读杜甫,后读李白,最后陶渊明等。香菱的学习动机很强烈,调动了学习的所有内在机制,学起诗来,茶饭无心,坐卧不宁,要么在池边出神,要么蹲地上抠土,做梦都在吟诗,梦里有了诗句,还要赶紧起床录下,一大早拿去让黛玉指导。

用时新的理论表述,香菱这种状态是深度学习,如同着了魔一样的学习,是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面参与,全身心投入地学习。

为什么很多学生看似学习很用功,却成绩平平。家长对这种情况可能要注意,很可能是学习的假象。正是因为学习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所以有些学习行为并不是学习本身,很可能是为了达到取悦老师、应付家长、自我安慰等外在因素而表现出的身心分离的行为。

有些家长抱怨学校布置作业太多,孩子熬到半夜才能完成。其实,学习用功和学习成绩没有必然关联,不成正比,因为学生学习会有很多假象。学习必须有动力,没有动力,学生可能会花几个小时假装自己在学习,好让自己心安理得。他看不到学习的价值,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之类任务不明就里,所以选择了一种回避策略,制造出学习的假象。

学习和知识紧密相关,但是“知识”容易混同于“知道”,我们掌握的很多信息仅仅是“知道”而不是“知识”。学生也经常会被“知道”的假象所迷惑,以为知道就是知识,就像学生在面对试卷时,经常会对试题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无法准确地给出正确答案。

生活中也一样,饭桌上,可能大家会对一个话题高谈阔论,但都是一知半解,仅仅是传递了知道的信息,而非知识。知识,不能被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就不叫做知识。就像有些学校给学生不能提供做实验的条件,由老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没有动手实践,就不能叫做知识,只能是知道。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炼制新知的过程。

有位专家,总结了学习的三种状态,有一定道理。

深入浅出。自己学得很深,又能把深邃的知识讲得很浅显,而且面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让你茅塞顿开,这叫学说。

深入深出。自己学得很深,但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给别人讲起来也是晦涩难懂,云山雾罩,这叫玄说。

浅入浅出。自己学得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给别人讲得天花乱坠,尽人皆知的事情讲得神乎其神,反反复复,听着味同嚼蜡,这叫胡说。

焦尔当多次批评学校教育的无用,因为学校过于执著于对知识的介绍,而不是对制造知识方法的介绍。近二百年的现代学校教育,始终没有成为真正发生学习的场所。现在,传统的学科教学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反而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但他并不否定学校教育的存在价值,他认为学校应该走向一种整合教育的方向,因为现在的学科划分是19世纪中叶以来形成的知识切分,留下很多知识的空白,现代社会需要的很多知识被这种学科体系所忽略。

他主张,教育要从研究学习者开始,“了解学习者是一切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出发点”。

我们今天教学改革的方向,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的转变,应该是符合学习规律的。但是,现实中这种转变是艰难的,因为教师的先有概念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传递给学生,而无暇去研究每一位学生是如何成为炼制知识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物理老师不是教物理的,而是教学生学物理的”,这句话有着深刻的道理。

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学习比教育更重要”的问题。

但是,从先有概念改造的角度来讲,知识的更新是十分艰难的一件事。全新的知识具有威胁性,个体难以接受自己的知识体系被打乱,随之而来的还有打破学习者自我形象的风险。

由此可见,知识更新会给人带来不适感,甚至是惧怕感。

四川娃儿张大明要习惯粤菜,还要担心会不会破坏肠胃功能,吃海鲜会不会皮肤过敏,会不会痛风。新的知识体系的风险就在这里。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各种教学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正是因为学校和老师普遍担心已经形成的教学平衡被打破,改变意味着风险。

另一个让人灰心的启示是,其实很多理论对具体的教学或者学习是无用的。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去繁就简亦然。教育理论的精深和繁复,在现实的实践中很难便捷操作,老师更愿意用简单、直接、务实、有效的办法去应对那些考试、升学、荣誉等学习之外的目标,而不愿意尝试所谓的先进理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显然没有“满堂灌”来得直接,因材施教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机械训练简单易行。

那么,教育的新思想真的没用了吗?有用,那就是作为反对旧思想的武器,反对成功,便会束之高阁。焦尔当的一句话耐人寻味,“新观念从未通过论战取得胜利,而是等到旧概念的维护者都死光才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只能扼腕长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