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启蒙音乐教育模式与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初探中德在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差异,遂作此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发从业者的思考,以进一步剖析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音乐教育体系 德国 比较

德国是一个音乐文化高度繁荣的文明国度。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诞生了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等举世闻名的伟大音乐家,为全世界贡献了无价的音乐财富。德国拥有20余所国立的音乐学院和艺术大学,培养了无数的音乐家。我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和陈萨都曾在这里深造。毋庸置疑,现今德国的音乐教育在世界上依然遥遥领先。

笔者多次赴德进行文化交流,曾在圣母教堂下和德国钢琴教授畅聊音乐;在日耳曼国家博物馆的钢琴展厅见证了五百多年来的钢琴发展历程;参观过数所最具代表性的国立音乐学院,深入了解其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在著名的歌剧院和音乐厅聆听过纯正的欧洲之声……

下面我将从启蒙音乐教育和专业院校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来探讨。

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在欧洲,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德国的卡尔·奥尔夫、瑞士的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和匈牙利的佐尔坦·柯达伊是音乐教育界三位著名的伟大教育家,闻名遐迩。他们是韵律学、动作学和视唱法的代表人,也是现代基础音乐教育学的重要支柱。“音乐教育早在孩子出生前九个月就开始了。”这句话非常贴切地传达出欧洲音乐启蒙教育所秉持的理念:孩子应该从哺乳期一直到小学期间在非常宽松且极具创造性的音乐氛围中成长。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有机会通过积极的演奏和对音乐的恰当接受来不断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促进个性的发展。

笔者有幸和德国早期音乐教育联盟创始人弗兰兹尼克先生深入交谈,了解到,德国的音乐启蒙教育正是以上述三位教育家的教学理念为蓝本,按照教育学基本原理,遵循创造性、趣味性,重视过程,以关系培养为导向,以实验性和开放性为原则进行授课。教师会有意识避免机械性演奏练习,而是以激发孩子兴趣,加强其理解力和积极性为重点,让其全面地、创造性地接触音乐。

笔者认为,在启蒙教育方面,我们和欧洲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音乐综合素质的系统化训练和培养。而学龄前阶段正是儿童发展全面音乐思维、训练敏锐听觉和入门学习乐器的黄金时期。

音乐学院专业人才的培养

1.入学考试

德国的公立大学不收取学费,所有经费全部来源于政府,所以录取名额极少,再加上德国音乐院校备受世界各地学生的关注,每年申请者也是非常多,所以导致了极低的录取率。从德国国立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章程就能看出,不同的学位对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以纽伦堡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为例。

学士课程——钢琴演奏

包含:一首巴洛克时期作品,一首海顿、莫扎特或贝多芬的作品,一首浪漫主义或印象主义作品,一首技巧性练习曲,一首作于1945年以后的现代作品,视奏,除现代作品外,其余曲目必须背谱演奏。

硕士课程——钢琴音乐会独奏

需准备60分钟的曲目,至少包含三首作品,除现代作品外,其余必须背谱演奏。

大师班文凭——古典钢琴

需准备60分钟的曲目,包含至少三首不同风格作品。

不难看出,本科入学考试要求最为详细、全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硕士、博士入学考试除了时长外几乎没有要求,这和国内的思路有差异,即学历越高考试要求也理应越高。其实,这并非是降低了考试要求,而是因为四年的本科学习是学生踏上专业音乐道路的开始,此时应严格筛选,一方面选拔有天资、有实力,适合走专业道路的优秀生源,另一方面,确保考上的学生能胜任后续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而等到考硕士时,学生基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和喜好,这时的考试要求就相对自由,以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强项,甚至整场考试全部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也是可以的。

2.课程设置

以慕尼黑音乐学院为例,我们来了解一下钢琴表演专业每个学位所对应的课程情况。

①学士课程

和国内一样,学士学位课程总共四年八个学期,课程最为繁多。表演方向的核心课程不仅有钢琴专业课,还有室内乐合奏课和艺术歌曲伴奏课等。除了合唱、音乐理论、视唱练耳、作曲法、音乐学等基本乐科,对物理学、制造学和教育心理学也有所涉猎,可谓十分全面。

②硕士课程

可以看出,硕士课程持续两年四个学期,科目数量比学士课程少了不少,只剩下专业课和室内乐合奏课两大重头戏,并辅以少量选修课,看似轻松,实则不然。通过和在校学生交流,笔者才明白,在欧洲,音乐表演专业的硕士学位已然是最高学位(大师班文凭只是证书,被我国教育部认证为博士同等学历),硕士毕业音乐会考试极其严格,水准很高,所以,学校不再设置过多的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练琴以及参加音乐会上。据悉,每学期有很多大小不同规模的音乐会演出,有的教授每个星期都会组织班级交流音乐会,部分学校甚至要求硕士毕业生准备两场曲目完全不同的音乐会参加考试,任务十分繁重。

③大师班文凭(博士)

大师班文凭通常是两年四个学期,而慕尼黑音乐学院只有一年两个学期,科目只有钢琴专业课。据了解,大师班文凭是为那些极具天赋并且演奏水平相当成熟的青年钢琴家创设的,录取率极低,一旦录取,学生有着繁重的音乐会任务——独奏、合奏音乐会,并且必须要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协奏曲等。如此专注投入和高强度的磨炼才能造就一位年轻有为的钢琴家。

通过分析钢琴专业的课程设置,不难发现,德国音乐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有着如下特点。

(1)围绕音乐,全面发展

不论什么学位,都没有与音乐无关的科目。除了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奏课程,以及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音乐基础课之外,还在艺术史学和物理学领域均有涉猎,感性与理性、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培养全面的音乐人才。

(2) 注重合作,实践机会多

在众多的音乐家中,钢琴家是最孤独的,上课师生一对一,练琴又要闭关独处,导致钢琴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重奏意识”。而在德国,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课程计划里都明确规定,学生每学期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室内乐任务,可以是弦乐四重奏,也可以是双钢琴。而博士阶段,更是要求与学校的交响乐团合作协奏曲。任务虽重,音乐会也很多。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都有大大小小登台演出的机会,演出场所有时在学校音乐厅,有时在城市音乐厅,有时甚至在咖啡厅或博物馆。丰富的演出经历,对学习音乐表演的学生很是重要。

(3) 目标明确,注重专业

对于钢琴表演专业,钢琴专业课必然是重中之重。所以除了一些必要的理论课之外,学生有大量的技练时间,从而保证专业学习效果。并且,毕业考试是以音乐会的形式,不会让学演奏的学生去忙论文,也不会强迫研究理论的学生上台演出,这也是德国教育因材施教的一点体现。

3.教学理念不同,选曲上有明显差异

在德国,更偏向于德奥作曲家声部线条较多、和声变化丰富、音乐内涵深刻的作品,学生除了学习巴赫、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等为主的著名作曲家的常见曲目,还能接触到一些冷门作曲家,如马克思·黑格尔(Max Reger)和莱奥什·亚纳切克(Leoš Janáek),或者是著名作曲家的小众作品,如里盖蒂的《利切卡尔曲》(Musica ricercata)和贝多芬的《小曲》(Bagatelle)。评判演奏者的水平也不在于曲目技巧的难度,而是有没有充分地表达音乐。他们甚至会觉得,音符越少的作品越难演奏,如莫扎特的作品。“用有限的音符表达伟大的音乐是最困难的。”这也许解释了在德国为什么有的学生以一套舒曼的《童年情景》就能考取演奏家文凭的原因。

教学理念上的差异也是十分有趣。国内老师普遍太过尽职尽责,将想法和思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这对于初学者是受益匪浅,但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就显得太过束缚、缺乏自由。导致我们每年教出许多“听话”的学生,却很难培养出大师。笔者接触过的几位德国权威钢琴教授,上课气氛都是非常轻松有趣,绝不自诩权威、盛气凌人;讲课内容极具启发性,触类旁通,并始终与历史和哲学相结合,毕竟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高深的哲学;针对学生的问题,会给出几种解决办法,不会要求学生“必须怎么做”,而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个人风格。另外,通过一个例子就能看出两国教师思路上的本质区别:练习《哈农》的时候,中国大部分老师会让学生通过加附点、加重音的方式;而德国教师则会要求学生双手错开一拍或半拍,或者改编成其他变奏的形式来练习。区别不言而喻,一个是单纯手指的训练,另一个是手指、头脑和耳朵全方位立体的锻炼。

结语

通过中德音乐教育方面的比较初探,笔者认识到国内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德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年轻人越来越少,且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也越来越低,在音乐厅和歌剧院,不乏看到大部分听众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个别的亚洲留学生,古典音乐俨然已经成为夕阳产业。而在中国,在亚洲,有着数以百万计的琴童,有着怀揣梦想的音乐学子……古典音乐的市场在逐渐向亚洲转移,通过我们一代代的共同努力,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必将绿树常青,成果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