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陕西民办高校应该找准会计专业定位,发现问题,改变人才培养的思路,为社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供给侧 陕西民办高校 会计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陕西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定位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GH16H248。

陕西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在经历高校扩招之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会计人才,但是随着信息化和财务共享使得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下降,质量提高,结果造成市场上会计人才大量剩余,但同时许多企业又面临会计人才短缺的窘境。因此,民办高校应从供给侧着手,改变会计人才市场供需失衡问题,使陕西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需求侧”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1.高端需求:具备理论、实践、前沿知识

高等院校招聘会计教师均要求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公办院校则要求博士及其以上学历,名牌院校要求博士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大型集团要求本科、硕士学历,而接受本科学历的学校也要求学生为“985”“211”等名牌大学。从知识、能力看,高等院校和大集团企业则要求会计人才既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知识、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趋势,又熟悉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

2.中端需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

中型企业主要定位于本、专科学历,对毕业生的学校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但从知识、能力上,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普遍要求是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基本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更侧重于对资金的管理、运作和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

3.低端需求:适应“全科”工作环境

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在国家政策扶持及创业思想的推动下,小微型企业迅速崛起。由于该类型企业规模较小、业务类型多且涉及面较广,会计工作岗位没有进行非常详细的划分。这类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求不仅能够熟练使用会计软件,而且要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规范,能够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税务筹划、日常资金管理等工作。

陕西民办高校明确会计专业“供给侧”定位

1.面对需求变化,遵循市场定位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需求,而人才培养方面有一本、二本和三本之分,陕西民办高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明确民办高校的市场定位,主要是满足中小微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小微企业。陕西民办高校明确市场定位之后,根据中小微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应以培养“全能”型会计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2.面对人才培养,明确目标定位

会计专业人才主要分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和研究型会计人才,对于陕西民办高校而言应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目标。一方面应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资格、专业能力、专业技术等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能顺利胜任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会计职业道德、自我提升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陕西民办高校会计人才“供给侧”存在问题分析

1.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完全胜任社会需求

每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入社会,但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却出现短缺,招聘不到自己需要的会计人才。从供需之间的差距我们可以看出,陕西民办高校强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但由于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其入学时制定的,这就导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动态变化的,其结果就是陕西民办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提供的会计人才在毕业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企业招聘会计人才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短期培训,才能上岗从事会计工作。

2.培养手段相对滞后

陕西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大量引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形式,但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会计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并未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随时随地共享会计专业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掌握会计前沿知识。同时,在学生毕业实习时,学生并未接触财务共享中心复合式的岗前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未得到全面提升。

3.课程体系未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既定的课程体系不能与时俱进,紧跟经济发展变化给会计人才需求带来的变化,从而导致学生毕业时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会计课程体系中不变的课程设置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4.校外实习无法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通过对陕西9所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一学期基本上都安排学生进入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习,但由于会计工作在企业的重要地位,导致实习单位给实习生安排的会计实际工作内容较少,毕业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陕西民办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新思路

1.强化会计人才“供给侧”目标

(1)注重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相结合

陕西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的毕业生应该能够满足单位会计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陕西民办高校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相结合,将课程内容工作化,工作内容课程化,重复会计工作的过程,不断加深会计工作的内容。同时,在讲课过程中将会计职称考试的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会计初级职称证书,为其未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2)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会计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课堂上只能给学生讲解当年最新的会计相关规章制度,但在毕业时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已经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给学生讲解方法,培养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中不断提升自我。

(3)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经济业务内容在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会计专业应该紧随市场积极组建课程群,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随时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随着“德勤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会计的重复性工作和核算工作已经逐渐被替代,这就要求陕西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课程体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关注会计实践“供给侧”组织

(1)建立校内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将产学研结合,建立校内实践平台,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带入学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实际操作经济业务,实际掌握操作能力。例如,西安培华学院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陕西睿信云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搬入学校并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为学生实习提供平台。学校建立了西安培华学院智能交易研究院、金融交易与云财务中心、大商科等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业务平台,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做好校外实践安排,确认学生实践到位

陕西民办高校应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深度合作,毕业生能够真正走上会计岗位从事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需要改变以往安排大量学生到学校实训基地的做法,而是根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招聘需求,在校内举行选拔,以120%的招聘人数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人数,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如果表现优异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可留在企业工作。既解决了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使校外实习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其人才供给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要解决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与供给失衡问题,人才“需求方”是不可能改变需求的,只能是“供给方”改变供给。高校应转变人才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以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4期,第66-70页。

[2]田富强:《陕西民办高校本科专业定位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12-14页。

[3]鲁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会计本科教育改革探索》,《财会月刊》2017年第15期,第91-94页。

[4]杨徐馨:《西安民办高校会计工作管理问题研究》,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