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中方言是在陕西省内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影响力最大,为各县域成员都能够接受的省域共同交际用语。文章分析了关中地区学生声母发音的三大偏误,并提出了关中方言区普通话声母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关中方言 普通话 声母教学

陕西地区曾是历代王朝的建都之地,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中华民族以及周边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之所。因此方言内部结构复杂,按片区划分,可以分为陕北方言、关中方言、陕南方言。其中以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使用范围最广,约占60%以上,使用人口多,渗透力强,已成为陕西省境内各县域成员都能够接受的共同交际用语。笔者结合自己在关中地区某高校从事普通话教学、普通话师资培训的经验和思考谈谈关中地区普通话声母教学的重点问题。

关中方言区学生学习普通话声母的三大误区

关中方言内部结构复杂,笔者搜集的是关中方言中声母发音的主要问题和普遍性问题。

1.平翘舌的问题

平翘舌声母混淆,即舌尖中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不分,这是南北大多数方言区的通病,南方方言区大多没有翘舌音zh、ch、sh,只有平舌音z、c、s;东北方言又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将一部分平舌音z、c、s发成翘舌音zh、ch、sh。关中方言却是将普通话读zh、ch、sh三个声母与开口呼韵母相拼的字,一部分读成zh、ch、sh(与普通话一致),一部分读成z、c、s。

例如:zh-z 炸、眨、摘、站、找、支

ch-c 茶、拆、产、迟、齿、初、查、炒

sh-s 晒、山、捎、渗、生、省、师

以上翘舌声母开口呼字在关中方言中声母读成平舌音z、c、s。但是在石、烧、照、中、城,这一类翘舌声母的开口呼字中声母的读音与普通话读音一致。另外,凡是翘舌声母zh、ch、sh与ang相拼的字,声母的读音与普通话保持一致。例如:张、长、唱、上、商。

2.舌尖中音d、t与舌面音j、q混淆的问题

关中方言区西安东乡、咸阳东乡、长安、鄠邑、乾县、蓝田等处方言,普通话舌尖中音d、t与齐齿呼韵母相拼时,声母容易误读为j、q,从而出现如下语音现象。

地=基 天=千 田=钱 钉=精 铁=切 丢=究 跌=接 雕=交

3.零声母的发音偏误

零声母音节是没有辅音声母开头,以元音开头的音节。没有声母,故称为零声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收录普通话音节总数1327个,其中以元音开头的零声母音节有134个,占音节总数的10.09%。零声母在普通话语音体系占比较高,零声母的发音偏误在全国各方言区均有显现。

声母是音节之间的界限,陕西关中人在发零声母音节时,为了使音节清晰,语言铿锵有力,通常在零声母音节前加上辅音声母ng、v、n,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通话零声母开口呼字在关中方言中加浊辅音声母ng

开口呼字主要是低元音或中元音,发音时,关中人把舌根隆起,软腭和小舌垂下,阻塞口腔通道,就给这一类字带上了鼻辅音声母ng。如:癌、爱、矮、饿、俄、傲、澳、偶、欧、藕、安、案、恩、昂等,另外还有一个合口呼字“我”。

(2)零声母合口呼字在关中方言中声母读v

零声母合口呼字u音v读的现象在全国都有显现,北方地区尤为显著,据调查关中地区56%的人存在这种问题。有些学者认为,u的一种音位变体形式是唇齿浊擦音v。分析其发音特征,发舌面后高元音u时,舌位后缩至口腔最高处,唇形拢到最小,经过发音通道时气流与唇齿产生摩擦,因此就容易将半元音u发成唇齿浊擦音v了。如:袜、万、晚、网、闻、物、无、微、尾等。

(3)零声母齐齿呼的部分字在关中方言中声母读n

零声母齐齿呼字是以舌面高元音i开头的,发舌面高元音i时,舌面离上颚的距离很近,经过发音通道时,气流容易发生轻微的摩擦,所以i在此处为半元音。关中人为了使其更为响亮,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小舌下垂,阻住口腔通道,让气流从鼻腔涌出,就把“疑”yi发成了“泥”ni。这一类字还有:牙、硬、哑、鸭、仰、业、咬等。

方言区普通话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精讲多练原则

普通话教学是口耳之学,不同一般的基础理论教学,应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训练包括知识和技能两大训练系统。在教学中应贯穿精讲多练的原则,处理好讲授和练习的关系。所谓“精讲”指的是在学习内容、讲授方法、拟解决问题方面精准选择,用最少的时间讲清语音的核心知识,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学”。在讲清楚的基础上教师要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语言操作,例如用对比辨音法,将方言中容易混淆的词语排列在一起,让学生反复诵读练习,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对于关中地区d、t与j、q不分的学生,可以用词语对比练习法,如大地与大计、天空与钳工等。观察法:学生模仿教师发音时的唇形,对着小镜子练习发音,观察自己的唇形是否正确。为了让学生体会“送气”与“不送气”音的区别,可以让学生把手掌置于口前,发b、p、d、t、g、k,体会气流的强弱,气流强的叫送气音,气流弱的是不送气音。手势法:在传授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时可以采用手势法让学生体会塞音、塞擦音、擦音的区别,体会舌位的变化。另外,听辨法、夸张法、绕口令、口腔操法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精讲多练教学方法。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

每一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生活的语音环境、语音面貌、学习普通话的主观能动性均有不同,因此在普通话教学中要采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因地制宜”是根据本方言区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确定训练的内容、训练的重点、难点,选择突破的方法。“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化语音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学习方案,首先以建立语音档案的形式了解学生基础的语音面貌,然后按小的方言片区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如鄠邑组、长安组、周至组、蓝田组等,帮助小组制订学习的阶段目标、内容和学习训练的方式。

关中方言区声母教学的具体策略

1.平翘舌的辨正

关中方言区有翘舌音,关中人只是习惯上将部分的翘舌音开口字发成平舌音z、c、s,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区分并识记平舌音、翘舌音字上。

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区分这两套音的有效方法。

(1)利用形声字偏旁类推。例如:“者”字读zh声母,“者、猪、煮、诸、著、褚、渚”等字也读zh声母。

(2)整理3500个常用字中易错的翘舌音开口字。3500个常用字中584个字是翘舌音zh、ch、sh声母字,但关中人只是将一部分翘舌声母开口字误读。根据关中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整理出大约80个左右使用频率较高的、容易被误读的字,由学生组成词语反复诵读练习。

声母

关中方言中容易误读的字

zh 闸、眨、栅、榨、咋、乍、炸、诈、摘、斋、宅、札、轧、铡、窄、债、寨、沾、盏、斩、辗、崭、蘸、栈、站、找、挣、睁、狰、争、枝、支、指、旨、志、诌

ch 插、叉、茶、查、察、岔、差、诧、拆、柴、豺、搀、掺、蝉、馋、谗、缠、铲、产、阐、颤、抄、钞、巢、吵、炒、衬、撑、逞、持、匙、迟、耻、齿

sh 杀、刹、沙、纱、筛、晒、山、删、煽、衫、梢、捎、稍、哨、生、甥、省、师、失、诗、尸、虱、时、实、识、史、矢、使、屎、驶、始、势、是、市、恃、室、视、试、柿、事

(3)使用平翘舌对比辨音法。教师可以整理出平舌音、翘舌音相对应的词语如“山脚与三角、初步与粗布、诗人与私人”进行对比辨音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舌尖中音d、t的纠正策略

普通话舌尖中音d、t与齐齿呼相拼时,声母容易误读为j、q。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声母d、t发音时受到后面齐齿呼韵母的影响,齐齿呼韵母是以舌面高元音i开头的,发i时舌面要隆到最高位,声母的发音受其影响舌面隆起,将d、t就误发成舌面隆起的j、q了。

(1)利用普通话d、t声母齐齿呼字类推表。要纠正这一类发音偏误,关键是首先要知道哪些d、t声母的字容易被误读了。利用普通话d、t声母齐齿呼字类推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需要矫正的内容。

(2)掌握正确的舌尖中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关中方言中有d、t两个声母,关中人也能发好舌尖中音。例如:大、单、土、特等。只有齐齿呼韵母与d、t相拼的字存在偏误,在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反复比较电(dian)与见(jian)发音时舌位的不同,体会舌尖中音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舌面音舌面隆起顶住硬腭前部。如电(dian)的发音,做好发d准备,舌尖抵住上齿龈,直接发出韵母ian。

3.零声母发音偏误的辨正

(1)针对零声母开口呼字在关中方言中加浊辅音声母ng的问题,在普通话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将方言声母ng去掉,不能有舌根隆起抵软腭的动作,不能有鼻化元音的色彩。如发爱(ai)时,唇形舌位从a向i逐渐过渡,软腭小舌抬起,阻住鼻腔通道,让气流完全从口腔内涌出。

(2)针对零声母合口呼字在关中方言中声母读v的问题,纠正主要办法是发u时,唇形拢圆,不要让上齿接触下唇。

(3)针对零声母齐齿呼的部分字在关中方言中声母读n的问题,要发好齐齿呼零声母字,注意让学生将方言声母n去掉,不能有舌尖抵软腭的动作,不能有鼻化元音的色彩。如发牙(ya)时,唇形舌位从i向a逐渐过渡,软腭小舌抬起,阻住鼻腔通道,让气流完全从口腔内涌出。

在方言区从事普通话教学的教师,要对普通话语音理论、发音技巧以及对本方言区的语音特点融会贯通,心存规范意识,以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语感为目标。要有高超的语音听辨能力,随时监控学生的声韵调是否准确,及时纠正。具有高超的口语表达技巧,教师的示范发音要字正腔圆调准,让学生便于模仿,教师的引领示范要促进学生语音的改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玲:《普通话与陕西方言声母的对应规律》,《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孙立新:《关中方言略说》,《方言》1997年第2期。

[3]王芬:《普通话零声母W音V读地域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

[4]叶竹钧:《懂·通·传·到——试论普通话科教师研修教学的四个境界》,《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5期。

[5]杨金凤:《陕西关中西府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6]罗东明:《普通话教学原则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