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教育是一门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学科,多以培养学生系统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能力为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国家对地方艺术教育逐渐重视,并对各大院校的艺术教育进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艺术教育育人功能。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依托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并且针对艺术高考给予多重优惠政策,以便促进艺术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校艺术教育结构,就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及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作出有创意性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 艺术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平衡发展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科研平台项目“艺术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zk12024)。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使之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以及外部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出现了失衡现状,人才结构与人才质量矛盾趋于尖锐,对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困扰,引发了一系列教育及社会难题[1]。

1.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泡沫化

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考试是高校招生考试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具备浓厚的艺术氛围、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出更为专业的艺术人才,进而提高国家软实力。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传统文化观念也经历了洗礼与更新,国家需要艺术人才来填补文化氛围已成定局[2]。2000年,高等艺术院校开始扩招,伴随而来的是大众化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开始普及,我国“艺考热”开始风靡全国,而由此带来的招考不公、腐败、大环境不公平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不少院校盲目于对艺术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缺乏对艺术教育本质的认识。国家对此屡次改革,结果却收效甚微。而地方高校在配合艺术教育体制的过程中盲点太多,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没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导致艺术教育体制的改革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艺术教育形势,艺术教育发展严重失衡,造成行业的泡沫化。

2.对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

现如今,各大院校任意增设艺术专业,对于艺术生的招收条件一降再降,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现象。然而,无论是部分院校,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存在跟风意识,对艺术专业的认识出现严重偏差。家长与学生认为,大学阶段仅仅是一个成长过程,最后得到一张毕业证书就算是完成任务,至于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学到技能并非主要目的。尤其面对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潜规则”现象,令不少学生与家长对艺术行业产生不良认识,于是部分家庭的目的只是为了一纸本科文凭,不惜花费重金对孩子进行形象包装报考艺术院校,却忽视了学生需要的是学习文化知识及提高内涵修养。这一系列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偏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产生对艺术专业消极、懈怠的逆反心理,阻碍了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3]。

3.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艺术专业的设立对培养艺术人才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但却没有真正提高专业人才的质量。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艺术专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方面还存在诸多弊端,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首先是培养目标有待明确。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而目前不少地方高校只停留在口号与形式上,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还有一定差距。其次是课程的体系结构缺乏合理性。例如目前在大多数院校中,艺术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多会依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来设定相关课程,在方式与内容上都有很大局限性,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忽视了理论基础与人文知识,且不少课程缺少连接性,使得学生难以从整体来串连知识结构,最终影响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创造力的发挥。另外就是艺术专业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陈旧,缺乏创新。一般多以教师单一传授为主,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双向互动性,不能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造成学生思维与实践的惰性,阻碍其内在艺术潜力的发挥。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平衡发展的创新型措施

我国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体系、思想意识以及课堂实践等诸多方面存在失衡现象,造成艺术人才的匮乏,下面就此现状提出几点创新型建议。

1.对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全面协调

艺术教育是一种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素质的新兴教育,为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国家有必要对各大高校作出明确规定,尤其针对利益、分数、招生数量等方面都应全面协调,杜绝利益至上、盲目跟风等不良现象的出现;院校自身也要充分明确办学理念,正确增加生源途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937年5月25日,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出台《艺术专科学校及大学艺术科系招收新生暂行办法》,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关于艺术学科方面制度规定的官方性文件,其中有一条规定:“大学艺术科及音乐系入学考试科目,应量予变更,不宜与其他科系入学考试科目完全一致,俾有特种艺术天才者易于录取;但仍当妥定标准,以杜宽滥。”[4]这一规定更是对现代艺术教育改革的一种启示。

在文化体制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是连接国与国之间,族与族之间的精神纽带,艺术文化教育同样不例外。艺术教育要为培养专业人才作出贡献,艺术教育改革需建立一套好的评价机制,改变应试教育中只注重文凭,而缺乏对艺术本身的追求与造诣的现象。简单来讲,高考艺术教育应当回归到艺术本身。地方高校在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不应以偏概全,只注重专业课成绩或者只注重文化课成绩,应努力提高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调配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师资质量,打造新的教学课程,使其健康发展。

2.不断提高对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

从目前艺术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虽发展快速,但职位紧缺,而艺术生自身技能、文化等方面基础又较为薄弱,对艺术缺乏高度的热爱与追求,所以地方高校在对学生教育方面上应该给予比以往更多的重视。学生方面也更应理性认识自身不足,以及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局势。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重要的指引者,也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切勿怀有“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来面对孩子的前途与未来。要严格杜绝学生家长钻“艺考空子”,抵制“为上大学而考大学”的思想。地方高校在选拔专业生的资历上,应该考虑学习成绩和专业基础课程这两个方面,致力于挖掘具有艺术潜力、综合素质高的艺术人才,引导学生良性面对“艺考热”。同时,艺术招生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入口环节,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亟待转变艺术教育观念。

3.不断创新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代教育领域,学校应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拘泥于传统固化、僵硬的教学方式,应当攻克学生薄弱的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从不同视角思考艺术专业的整体教学设置、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对艺术人才能力及素质要求的新变化。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科的实践性,实现艺术成果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学生提早备战毕业、就业等一系列人生的重要转变,确定自我价值,找到人生目标。

(1)增强学生对艺术的个性化创造

艺术的发展动力在于个性化的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思维模式都不相同,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型思维,如今社会缺乏的是与众不同的创新型人才,院校有必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不断为学生提供发挥个性化思路的艺术平台。地方高校对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也应杜绝“大众化”教育,根据学生自身要求区别对待,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个性化创造[5]。

以艺术教育这一艺术专业为例,院校可以针对专业举办一些有价值的活动或决策,例如常见的一些艺术比赛,但在形式上不能再以以往征集、评选等形式出现,这些方式对学生的引导性与号召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具体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各种艺术比赛从最开始的设计灵感与理念,到中间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改进,以至最后的作品展示都需要有全面的体现。院校在举办关于艺术专业相关活动时可以借鉴《女神新装》这一节目模式,组织优秀的参赛团队,邀请业界优秀的艺术团队与教师当评委,每期校方可规定特定主题以及所要呈现的艺术形式,要求学生团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并且学生代表要对作品作出最完美的舞台呈现以及诠释,这一过程中也尽显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也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对好的艺术创意进行竞价拍卖,对优秀的艺术学生进行招聘推荐,这对参赛者是一种挑战,同时更是一种鼓励与认可,这样的活动形式与流程既会考验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创意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竞争能力、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是一种测验,以便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2)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感情化培养

教育的感情化培养模式首先表现为学生与专业学科间的感情,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都会存有复杂的感情:感兴趣、迷惘或是毫无兴趣。而不同情感的产生可能源自于社会、家庭等各类环境因素,所以在教学当中,如何让学生爱上并了解专业也是重点培养内容。另外,要重视师生间的感情培养,教师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主要引导者,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6]。而师生间的参与互动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感情化培养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面对学生性格的迥异、残酷激烈的竞争、纯正美好的友谊、青春期的迷茫……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应充分顾及,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困难[7]。

结束语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学生人数虽在急剧上升,但艺术教育仍然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艺术师资短缺、艺术人才专业素养不足等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都制约着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而各地方的中小学艺术教育都将要依托高校艺术教育人才,这势必就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转机。为有效改善这一发展现状,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各界对艺术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创造力,通过积极互动等多种感情化培养手段使学生爱上艺术、创造艺术。

参考文献:

[1]张震、毕源红、刘元芳:《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定位、错位与矫治》,《大学教育科学》,2015年第2期,第9-14页。

[2]王建平:《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思考》,《艺术探索》2010年第1期,第74-75页。

[3]别敦荣、夏晋:《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第60-66页。

[4]李晶:《高等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研究》,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2010年第1期,第112-114页。

[5]曹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第78-80页。

[6]王林飞、李勤:《江西省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策略与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结合利用》,《音乐时空》2013年第9期,第162-162页。

[7]龚文芳、周云真、黄克军:《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考试周刊》2013年第84期,第167-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