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长武县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理念,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底线,以倾斜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发展后劲为长远目标,精心安排部署,及时总结分析、科学研判形势,成立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用足用活政策帮扶小组、挖潜人力资源帮扶小组、拓展教育培训帮扶小组、据实创新帮扶小组四个工作组,形成了1+4教育扶贫工作机制,驱动教育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教育扶贫工作扶智扶志扶技全覆盖。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主持县域教育扶贫、脱贫工作,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着力顶层设计研究,安排部署整体工作,制定印发了《长武县教育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建立了扶贫工作月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工作督办制度,规范管理,做到了目标明、任务清。下设的各工作组组长由教育局党委委员担任,同时明确了工作组组长为专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夯实了责任,并制定了与之相对应的4套子方案,精准指导教育脱贫工作开展。

一、用足用活政策工作小组。重点落实中省市各类师生资助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一是全面落实各类资助政策。为确保资助工作精准实施,该县提出了对象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脱贫成效“四精准”和资助政策宣传、资助政策覆盖、资助程序落实、资助系统应用、资助监督检查和资助档案建设“六到位”要求。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牵头,在全县建立了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各校择优选定识别人员,专人负责资助对象的确定与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了学生资助工作流程图,通过个人申请、学校老师家访核实、资助中心负责与全县贫困人口数据库比对审核、受资助人员名单公示、资金公开发放并留存影像资料、教育督导部门监督落实等环节,确保资助对象精准和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人。二是抢抓政策机遇,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扶贫硬件保障能力。近3年,长武县争取中省市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资金91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1.3亿多元,选址新建小学2所、幼儿园2所,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9所,增加学位4000多个;建成寄宿制学校16所,实现了寄宿学生一人一床;建成学生食堂51个,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全覆盖;按照省颁标准装备电子白板教室360间,装备各类功能性部室129间;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楼房化,操场院面全部硬化,其中许多学校、幼儿园学生活动场所软化。在保障全体适龄人口都能就近入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设施现代化水平。

二、挖潜人力资源帮扶小组。重点承担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公益爱心岗位开发等工作,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增收生长点。一是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补助政策,释放现有人力资源能量。根据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乡镇教师工作补贴1316人,每月补助金额44万元;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每月补助21万元。二是促进乡村教师均衡发展。采取竞聘上岗、竞场赛马的办法,为乡村中小学选配校长5名,充实了乡村学校领导班子队伍。为边远贫困地区补充特岗教师43人,30多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主动申请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交流轮岗教师154人,带动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截至目前,共培训贫困地区教师2215人次(其中市级以上培训164人次,县级培训2024人次,培训校园长27人次)。四是实施鼓励激励机制。为进一步鼓励偏远贫困地区教师扎根山区,出台了《 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事项的通知》,在职务评聘中最大限度的向贫困地区教职工倾斜。近期还对在边远贫困地区教育教学岗位上任教30年的704人,任教满20年的181人进行登记、上报,予以表彰。五是开发爱心特设岗位。配合人社部门,开发爱心岗位90个,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增加家庭收入提供增长点。六是打通人才流动通道。该县结合近年来新招录教师学历层次高,体音美专业人才多,但大多都在学前段任教,而中小学教师基本没有补充新任教师的实际,把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分成三个大学区,改革用人机制,变学校人为系统人。学区内各学段教师打通使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专长,弥补了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也让教师人尽其才。七是赛场选马,优化学校管理队伍。按照看平时、看一贯、看关键的原则,通过“赛场选马”等方式,先后公开选聘校长31名,形成了优者上、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在学校各层级负责人选用上,坚持简政放权,管放结合,谁用谁选谁负责,充分发挥学校管理队伍的引领作用,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拓展教育培训帮扶小组。重点发挥教育部门职能和人才优势,开展各类产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创业就业能力。组织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深入乡村边远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现场授课培训,现场诊断指导,相互学习交流,为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传经送宝,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以县职教中心为平台,成立长武县群众脱贫培训学校,采取田间地头现场授课、外聘教师集中培训等方式,先后开设果树、大棚菜种植、奶山羊养殖等农业产业化培训班35期,中医亚健康调理师订单式培训6期,培训群众2750人次,完成实用技术培训52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4300人,使贫困群众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早日实现脱贫梦想。11个农业产业化培训班正在积极筹备之中,计划培训人数550人。

四、据实创新帮扶小组。重点研究各项政策落实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教育扶贫工作全覆盖。一是创新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创新建立了“两卡三台账”(两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扶卡、留守儿童关爱卡;三台账:“控辍保学”台帐、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扶台帐、留守儿童关爱台帐)管理模式,摸清全县各学段适龄人口入学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情况、因学致贫家庭学龄子女就读情况、异地就读学生受资助情况、建档立卡大中专学生受资助情况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各村、各校分布情况,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形成了“一生一卡、一生一策、一教一帮”的工作机制。安排1945名老师与390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师生同写帮扶卡(爱心日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零辍学。

二是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持续开展“老师学生手拉手,五知五帮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全县1388名教师与2258名留守儿童结对开展关爱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各校均建成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开通亲情视频窗口100多个,接通亲情电话118部,创建“亲情QQ群”100多个,累计帮扶留守儿童和贫困户子女5696人次。三是创新开展扶志工作。该县在全体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爸爸、妈妈,我们不做贫困户”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想道德教育,通过学生引导、影响家长树立早日脱贫、勤劳致富的自信。各校园组织受助学生以“受资助,感党恩”为主题,广泛开展征文、演讲、手绘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引导学生体会到党的温暖、老师的关爱,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