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动画基础教育是近些年来各个高校一直关注的话题,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优秀的动画创作者,是动画教育应该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国动画学派”的发展,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面对目前高校动画专业存在的问题,为动画基础教育提出几点拙见。

【关键词】中国动画学派 动画基础教育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人物。动画片的创作也是祖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动画史上有一批动画人坚持走民族文化道路,要求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带着这样的精神曾在世界动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这就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动画学派”。中国动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动画的教育,而高校是培养动画创作者的主要基地,这样一来动画基础教育就是动画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动画学派”作品中充满了原创性的元素,能体会他们个性的思考以及特立独行的艺术想法,在他们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动画的热情,不放弃的精神,这些经验对于中国动画教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

“中国动画学派”的发展

1950年3月中旬,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22人启程前往上海,从此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隶属于上海电影制片厂领导,组长特伟,副组长靳夕。

1955年以前,我国制作的美术片都还停留在黑白片的阶段,而美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都已进入了彩色时代,这是因为解放战争以后中国一直处于闭关自守中,看不到其他国家的作品,虽然美术片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但在技术上还是相对落后。直到1955年,导演钱家骏提出了要制作色彩美术片的想法,并把《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剧本送到了组长特伟的手中,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带领组员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作品,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这部片子终于制作完成,也象征着中国美术电影进入了全部摄制彩色片的时代。该片不仅在国内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还在第八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以及意大利纪录片和短片展览会荣誉奖状。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比赛,也是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

在参加国际电影节比赛时,还闹出了一个笑话,一位外国评委误以为该片是苏联影片,虽得到了国内外的肯定,但是这出笑话也是给美术组人员一个完美的警示。之后在组长特伟的领导下,美术组的大家们励志开始走民族化的美术电影之路,要求我们的美术片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1956年,民族化开端的美术片《骄傲的将军》制作完成,影片中把传统艺术的夸张性、装饰性,强烈的对比、浓重的色彩融入其中,体现出民族的审美情趣,并与外来的动画艺术相融合,这种表达形式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中国动画学派”便由此开始。

从1957年到1965年的几年时间里,在毛泽东同志“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美术片产量增长很快,新片种也不断涌现,题材更是丰富多彩,代表作品很多。比如,第一部水墨片《小蝌蚪找妈妈》、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等。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用人需求,在厂内还开办了业余学习班,都是针对美术片的业余爱好者,分别邀请了美术艺术家前来讲课,其中包括贺天建、叶浅予、京剧演员陈富瑞、评弹演员周云端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创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艺术修养。

1959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成立,专门开设动画专业,由钱家骏担任主任,共招收了两批专业学生,45名。采用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地掌握动画制作技术,这两批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分别完成作品《谁的本领大》《没头脑和不高兴》,后来这45名学生都成为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主要制作人员。该学校在贯彻文化部“精简人员”精神下,于1963年停办,这段时间是中国美术片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动画学派”发展的兴盛阶段。

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生产、制度等都遭到了破坏,“中国动画学派”的一些制作人员也在此同时受到了沉重打击。比如,1963年由特伟编剧导演的水墨动画片《牧笛》,该片在完成不久,就迎来十年“文化大革命”,由于极“左”思潮被禁闭了十年,等再一次搬上荧幕的舞台之后,该片获得了很多奖项并受到了国内外一致的好评。1980年,特伟带着该片到美国讲学时,播放该片后,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与惊叹。1981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美术电影动画展”上,观众对该片也惊叹不已。虽经历文革十年的停滞,但当“中国动画学派”将中国美术片再一次带上动画舞台时,国内外观众的惊叹是对他们最好的认可。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美术电影也进入了继往开来的发展时期,国外系列动画片开始占领电视屏幕,为了不甘落后,中国的美术片大家们也开始纷纷制作系列剧,与此同时,我国的动画片开始进入了新的模式。自筹资金、自找市场,作品的商业性慢慢地开始大于艺术性,“中国动画学派”也进入了缓慢的发展时期。再加上国外动画的大量引进,我国动画片市场进入了瓶颈期,为了满足观众视觉需求,在造型设计上多为模仿国外的设计,国内的动画公司也开始走外包路线。直到199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第一部自筹资金的影院动画《宝莲灯》,该片虽然受到了观众好评,但是在影片中看到了浓浓的商业气息,这是美国、日本动画对中国动画市场冲击的痕迹。

中国近两年的动画发展现状

美国的迪士尼、梦工厂一直以来是全球动画行业的标杆。2008年,梦工厂在中国上映第一部《功夫熊猫》,该影片深深地刺激了国内的动画制作者。因为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些反而吸引了国外的动画创作者的眼睛,并对此作出了完美的诠释。这两年国内动画电影在政府的支持下,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自《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相继上映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两部电影的故事背景都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剧情极具创新型,画面质感也精益求精。这两部作品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导演田晓鹏、梁璇的教育背景,也值得我们反思。

《大圣归来》的编剧兼导演田晓鹏,是一位“70后”的工科男,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软件专业,1990年就开始研究三维动画的制作,从小就有西游记情节,后来有了制作三维《西游记》的想法,这一点倒是与万氏兄弟有些相像,直到2015年《大圣归来》在影院的上映,算是完成了他的一个心愿。《大鱼海棠》的编剧兼导演之一是梁璇,一个“80后”的小伙子,高考时以当地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热工系,后来自主退学,与好友一起开始追求动画梦想的道路,于2016年完成了《大鱼海棠》的制作。两位导演有着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对动画的热爱以及执著的信念,在制作过程中都遇到了种种困难,但他们都未放弃,一直在坚持,直到作品的完成。这种对动画不放弃的执念正是“中国动画学派”留给我们的精神。其次,他们都是以高分的形式考入了国内比较好的院校,这一点对高校招收动画专业学生,考查他们的文化素养也是一剂提示。

高校动画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动画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59年,上海美影厂为解决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办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以及它的成功历史经验就证明了此观点。但是现在专业的高等院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行业中快速培训班的问题有共同之处。本来对于在高校中的学生来说,应该可以多方面接触不同方向的艺术领域,但现在的高校教学与培训班的方式极相似,将学生培训成了动画制作者,而不是动画创作者。北京电影学院的副院长曹小卉说过:“国内动画院系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的是制作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者。动画学生文化分数比较低,整体知识面比较窄,他们想要成为编剧或者导演就要补充很多能力和知识。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才是表现能力。现在我们院校要做的是改变以前只是灌输技术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增长其他方面的才干,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不仅仅要教术,还要教道。”

从近两年我国热门的动画电影以及高校动画带头人的观点中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动画专业学生招生对象为艺术生,要求有美术基础,在高考录取时,文化分数相对较低,这样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量低,且多半美术生是考前在培训班突击学习,艺术修养基础也较低。其次,学生的动画创作作品出现了技术与艺术不平衡的现象。就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曹老师所言,院校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技术培养,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多半在软件技术的培训以及动画技术的训练上,没有正确看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再次,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以团队形式制作动画短片的时候,往往形成了个人短片制作,忽略了团队合作意识。

对动画基础教育的一些建议

目前国内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积极地瞄准了新型的媒体技术市场,却忽略了动画基础教学的重要性,每年毕业的动画专业学生非常多,但实质从事动画行业的学生少之又少。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再结合“中国动画学派”发展的成功经验,笔者尝试对高校的动画基础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1.重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高校在进行动画专业招生时,应该招收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且文化课分数不能过低的学生。在高校学习中,我们也应不忘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艺术修养。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强大的知识储备是其创作的源泉之一,往往灵感来源于自己日常接触的事物。万籁鸣从小着迷于母亲的剪纸与烛光下的手影,还有听了无数遍孙悟空的故事,无意中接触的影子戏与电动书洞使他心灵深处的“动画种子”开始发芽,最终制作出了《大闹天宫》。他完成该片的时候已经60岁了,在这几十年的成长中他从未放弃过《大闹天宫》的制作,这种对动画对梦想不放弃的精神,正是体现了他的个人修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9年时间里,当时我国没有专门的美术电影专科院校,也没有一所高等院校教授动画专业,在美术电影专业人才奇缺的情况下,上海美影厂开办了业余学习班,开班期间除了厂专业的制作者进行授课外,还聘请不同行业的艺术家前来讲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动画片人才的专业水平与艺术修养。历史告诉我们,对于动画专业的基础教学来说,艺术修养课程有着非常重要性的地位。

2.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动画本身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技术离不开艺术,艺术需要技术支撑。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受众已经习惯了普遍的3D效果、4D效果,包括近两年比较流行的MG动画,它们虽是动画的不同表现形式,技术含量起点比较高,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观众可以快速地接受,接受的同时也往往较容易忽略动画中的内容,笔者认为这是忽略了动画中艺术的部分。偏袒动画技术教育,这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做出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在“中国动画学派”繁盛期的作品中,它们共同的特点为寓诗于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每一部作品都是真善美的体现。而现在的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偏科情况严重,忽略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所以在做原创动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想法无法用技术表达,或者是缺乏审美的技术表现等问题。

3.实践与教学相结合,跨专业制作联合作业

现在的学生团队意识很弱,在做原创作品时,往往出现一人拯救整部作品的现象。1959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开设了动画专业,总招收两届动画学生45人,每一届学生都是在指导老师张松林的带领下,共同编剧、绘制以及拍摄,并完成了两部优秀的作品。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边教学边实践的方法,对于动画基础教育来说是非常受用的。动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总结问题。照本宣科,讲道理,不经过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会画动画的。现在每个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不仅仅是动画专业,都可以尝试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配合,完成联合作品。让编导专业、戏文专业的学生参与讨论剧本的创作,也可以让表演专业的学生参与动画角色动作的设计,配音专业的学生配合讨论作品原创音乐的制作,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配合整个作品的包装。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

结 语

中国的动画片曾在世界影坛屡屡获奖,形成了著名的“中国动画学派”,他们以走民族化风格的道路,本着“不重复”“不模仿”的原则,在世界动画史上创下了惊人的业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的动画产业离不开中国的动画教育,虽然我国有着不同的高等院校,但是动画专业基础教育是动画专业不同方向的基础,应该培养更多的动画创作者,而不是动画制作者。在教学中,要重视院校的艺术修养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不盲目追求技术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与财富,坚持“中国动画学派”留下的走民族化道路的创作思想,尝试不同艺术专业进行联合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希望中国的动画产业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罗恒:《“中国动画学派”在创新中发展》,《艺术品鉴》2016年第1期。

[2]刘馨予、黄卢健:《浅析“中国动画学派”的民族化美学定位》,《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17期。

[3]屈菁、屈健:《“中国学派”与民族风格动画的当代思考》,《美术观察》2014年第6期。

[4]陈俏巧:《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通”与“专”的矛盾与融合》,《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7期。

[5]周剑峰:《我们今天向“中国动画学派”学什么?》,《美术观察》2013年第4期。

[6]谷赟:《后“中国动画学派”时代的来临》,《美术观察》2013年第4期。

[7]吕学武:《中国动画何以成为“学派”——谈动画“中国学派”的构成要素》,《当代电视》2012年第1期。

[8]何非:《阿达:在“中国动画学派”之外》,《美术观察》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