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吸纳,也是积累;而写作则是用文字来记录资讯、表达情意的过程,是倾诉,也是运用。阅读和写作犹如语文的两条腿,支撑着语文的躯体,驱动着语文的前行。“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阅读和写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相生相伴的,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习得写法,其写作的水平自然而然会提高;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阅读的能力也会在不经意间提升增进。

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阅读和写作的初级阶段。在阅读中习得写作的方法,运用习得的方法进行写作,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语文能力。小学生学习写作,离不开感悟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写作方法。立足优秀的文学作品,赏析品味,从中去感悟写作,习得写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条捷径。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应该从教材中的文本开始,因为教材中选用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编著的。教材无论是从编排的体系,还是从知识点的建构,都凝聚着众多的智慧。虽然当下有一些人认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个例子真的很好,值得教师好好去教,值得学生好好去学。如果教师在没有教好、用好这个例子前,奢谈拓展阅读、海量阅读,其做法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内容的同时,还应该唤醒学生的习作意识,带领学生感悟作者在文章表达上的精妙构思、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去立足文本,赏析文本,感悟写作,让学生亲近写作,走进乐写、会写的写作“新常态”呢?

一、理解文本,追寻艺术的预设

在班级授课制大行其道的今天,课堂无疑是赏读悟写的最佳场域。目前,如何更好地预设课堂,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所在。更好地预设课堂的基础在于准确、充分地解读文本。谈到解读文本,时下普遍认为文本应该精读、细读、研读,但笔者认为文本无论怎样去读,都不应忘记文本的本原。这里的本原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文本到底写了什么?二是文本是如何去写的?“文本写了什么”侧重的是文本的“意”,文本的内容毋庸置疑应该好好去品味,不仅要品出文本的真情真意,还要让学生的品格得到陶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盈。“文本是如何去写的”则是侧重于文本的“言”,理解文本的表达对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技法很有必要,教师要依照文本特点,分析文本是怎样表达的,思量文本在表达的方法上有哪些值得学习和感悟的,这些恰恰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着力点、生长点、增长点。

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注重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关注言语本身,在言语本身的比较揣摩中感悟语言的内在魅力,习得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感悟文本人文价值的同时,也会领略到文本的写作技法。例如感悟文本的写作脉络,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写作脉络。文章的脉络因文而异,有的外显,有的内隐,有的是单线结构,有的是复线甚至是多线架构。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中,显性的脉络是对樟树特点的描写,隐性的脉络是对宋庆龄高贵人格品质的赞颂。宋庆龄喜爱樟树,正是源于对樟树所具有的品质的认同和赞许。要想理解文章的本原,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充分挖掘,明晰文章的真意,理解文章的脉络,就是要如同庖丁解牛般对文章实现整体解读和细节把握。在理解文章本原的前提下,预设课堂将会水到渠成。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教学预设中,可以扣住“这是两棵____的樟树”这一主题,围绕“枝干粗壮、树叶稠密、香气拒虫、留影纪念”这一脉络品味文本语言,建构主旨意向,从樟树的特点联想到人物的品质,最后融汇成对樟树总体意向的整体感悟。

二、自然生成,激扬课堂的生命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笔者以为,就是教学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课堂必须是生成的、生命的。这样的课堂,课前必然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预设的课堂,课中始于学生的疑惑不解之处,行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于学生的素养提升。理解文章的本原、预设课堂行程只是赏文悟写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构思技巧?这还有赖于教师艺术的施教,顺乎学生的天性,生成课堂的精彩,达到文本与学生的深度对话。学生在生成的课堂上,既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又领悟到文章的写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本的和谐共生。

如《卧薪尝胆》一文,采取的是单线结构叙述历史故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来自学生的质疑——“谁卧薪尝胆?为什么卧薪尝胆?”切入文本,由此拓展到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感悟、体验,进而通过精彩课堂的生成,铺开文本感悟的“面”,激发学生自由自在徜徉在课堂之中。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还让学生知道越王勾践励精图治的“后果”。学生不但能深刻感受到越王勾践发奋图强的顽强意志与不屈精神,懂得“坚持不懈”“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而且还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舒展、绽放。课堂中,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理解“万般无奈”“只好”等词语来体会勾践面临国破人亡的艰难,勾践夫妇被迫去给吴王当奴仆,忍辱负重。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通过“穿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等词语,联想到勾践夫妇曾经尊贵的身份,从而深刻体会勾践夫妇所忍受的诸多屈辱。课堂里,教师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将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呈现出来的写作技巧。

三、品章析句,习得表达的方法

如果说追寻预设的艺术,植根生成的课堂,就能领悟到文本写法的真谛,那是妄言。这其中还缺少至关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品章析句。如果将赏文悟写看作是建设一座大厦,那么课堂预设是绘制大厦的图纸,课堂生成是建构整幢大厦的框架,而品章析句则是再为大厦添砖加瓦、粉饰装潢,呈现完美。倘若将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比喻成 “箩筐”,那品章析句就是“箩筐”里所承装的“物品”。

“玉不琢,不成器。”对学生来说,文本犹如一块璞玉,需要反复切磋琢磨,才能感悟到文本的真谛。《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描述的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好《本草纲目》住古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课文采用的是先总后分的方法来写的。先总写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已经好几个月了,再分写李时珍虽然啃干粮,住古寺,但不觉得苦和不畏风险,亲自品尝草药。文章写李时珍察访药材的“苦”,其实是为后文写李时珍不以“苦”为苦作铺垫。在赏析文本中描写“苦”的语段时,可以引领学生围绕李时珍住古寺、啃干粮、喝泉水等细节描写来品味、赏析,深刻感悟李时珍寻访药材的“苦”。如在赏析“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描写古寺破败一句时,可以扣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词语来体会古寺的破败。在赏析中,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古寺,既不能遮风,又不能避雨,和野外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地方能住吗?”将学生对文本精髓的感悟引向深入。这篇文章在写法上,还有很多值得赏析的地方。在感悟写法之后,总结文章学习时,以“李时珍仅仅一天这样苦吗?”激起疑问,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第一自然段的感悟,进一步深化对“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词语的理解,领着学生体会正是因为李时珍数十年寻访药材不畏艰苦,才实现了修好《本草纲目》,为民造福的志愿。赏析文句,得“言”之法,会“意”之要,言意兼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增长。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赏文悟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水中学会游泳”,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赏读悟写、亲近写作、领会写法、学会写作,从而走向习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