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就是指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也就是说这类学生在智力学习上完全没有问题,只是从心理上无法安定下来读书,自身也不愿意读书,缺乏读书的欲望。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变成了“学困生”呢?小学数学教师又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转化“学困生”呢?

一、导致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学困生”产生的内在因素。

首先,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能进行,完全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完全不在学习状态。当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学生一脸茫然,即使是听到了问题也装作没听到。此外,学生还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一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问老师,等待老师的解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只会课本上的内容,会做固定的题型,却不懂得灵活运用知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问题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困生”产生的外在因素。

首先是学生的家庭因素。学生在正式接受学校教育之前一直受父母的教导,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手段,比如当孩子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有些家长便会抱着“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教育观念对学生使用武力;有的家长则会对学生进行言语攻击,“你怎么这么笨”“你是不是傻”等抱怨在无形中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令他们从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笨孩子”,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有些“学困生”的形成还与其家庭背景有关。父母关系破裂、不和谐的家庭环境等也会令学生自暴自弃。学校因素也会造成“学困生”,比如学校教师为了提高个人“政绩”一味地要求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整天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

二、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1.鼓励合理运算,提高运算正确率。

小学数学教师在改变学生的“学困”状况时可以先从“学困生”最薄弱的运算技能入手,鼓励学生合理运算,提高运算的正确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计算量进行合理安排,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教师每天让学生做10道计算题,包含加、减、乘、除四种类型。在做题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清题意,想清楚做题过程再进行解答。比如“4+2×3”这道计算题,学生要先想清楚第一步要做的是进行乘法运算,算出“2×3=6”,然后再算加法“4+6=10”。只有按照正确的步骤运算才不会做错。教师必须重点培养“学困生”的解题意识。

2.注重概念教学,夯实基础知识 。

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但对小学生而言却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小学生目前的理解力还无法明白这种抽象的问题。然而,概念性问题却属于基础性的知识,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抽象化为具体,夯实“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比如:教师在教授“加减”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手中的粉笔进行讲解。“加”就是指一根粉笔和另一根粉笔合在一起求和,而“减”就是两根粉笔,从中抽掉一根,求剩下的粉笔数量。通过教师如此细致形象的讲解,就算是再难理解的概念,“学困生”也能够掌握。

3.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小学阶段的“学困生”而言,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善言辞,不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默默地听讲。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一开始可以先采取提问的形式引导“学困生”发言,通过一步一步询问让学生对回答问题不再感到害怕。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困生”便会逐渐养成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 良好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获得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师要想做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需要坚持不懈地为“学困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努力地为学生服务,令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