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安康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宗旨。”在与记者座谈时,安康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波笃定地说。

为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安康学院结合安康的“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及贫困村需要,发挥学校特色专业及人才优势,面向当地农村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采取了“制定完善方案,对接遴选项目,组织专家论证,组建专家团队,夯实项目责任”等措施,通过多项特色产业培训工作,助推安康农民脱贫致富和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精准培训“两对接”

为了做实、做细特色产业培训,安康学院着重将扶贫培训内容与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及贫困户实际需求紧密对接,与安康学院服务社会能力紧密对接,通过“两对接”重点解决“需什么”与“帮什么”的问题。

在白河结对帮扶县、岚皋民主镇新喜村“两联一包”帮扶村,安康学院多次组织专家开展特色产业培训帮扶工作调研,将扶贫培训需要与学校专业人才队伍综合考虑,制定了《安康学院2017年特色产业扶贫培训方案》并配套出台了相关培训项目的立项文件,确定了生态茶园建设及名优茶技术推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现代蚕桑生产技术推广、电子商务、白及中药材快速繁育技术推广、畜牧产业养殖技术推广、生态旅游等7大类特色产业扶贫培训项目,明确了特色产业扶贫培训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考虑到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安康学院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采取了课堂理论教学为辅,现场实践观摩教学为主的培训方法,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能见效。截止6月底,按照地方政府要求或贫困村产业培育需求,安康学院共安排涉农、林、牧专家组织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培训16期,参训贫困人数1038人。

聚焦实效“三提高”

魔芋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李川将中药材“白及快速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在广大农村适生区进行了技术推广培训,最高亩产收入达到20余万元;省级蚕桑重点实验室以胡必利研究员为首的专业团队与安康市蚕桑产业中心紧密协作,扎根安康蚕桑养殖区,坚持常年开展桑蚕饲养技术培训,做到了对安康桑蚕养殖区蚕农技术指导培训的全覆盖……

近年来,安康学院投入专业教师1000余人次开展了茶产业、生猪养殖、果树栽培等多项特色产业培训。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地方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安康学院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能力,“三提高”是安康学院在开展扶贫培训时衡量帮扶效果的硬指标。

安康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坚持软硬技术支撑相结合、技术示范推广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帮扶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指导服务相结合,以贫困地区的科技、思想教育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技术难题为重点,以技术和智力扶贫为主要手段,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合理确定培训扶贫项目,保障扶贫培训效果。

“面向安康市‘六大支柱产业’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农村产业发展规划需求,我们要进一步做优、做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专业集群,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胡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