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是当今教学的主流,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成绩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何谓高效课堂?简单理解就是单位时间里教学效果实现了最大化,或者换个说法就是以少的教育投入获得了很高的教育回报。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实验课教学的高效化?笔者结合自己承担的九年级化学教学浅谈如下体会:

一、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教师。可以说现行多媒体的介入使教育教学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的唯一源泉。化学教师应重新给自己定位,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转变观念,上好化学实验课

实验活动课教师要认真备课,思考如何组织和指挥学生进行实验,不能放任学生不管。思想决定行为,理念影响策略,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往往是边演示边讲解,演示讲解都很仔细,反复强调操作要领,强调严格按照课本操作,不少学生听不进去或听不懂,即使认真听了,也记不住,不会做。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进行现场操作,只有实际体验才能有所发现,教师要做的是精心组织实验教学活动,对学生加强实验方法、仪器操作的指导。

三、巧设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深挖教材,精心设计实验,从上好第一节课做起,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之从一开始接触这门课就爱上它。如在讲《绪言》时,我就首选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演示实验,将学生第一时间引进奇妙无穷的化学世界。这个做法是从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记得当年上学时,我的化学老师做“雨落叶出红花开”实验时,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深受老师启发,我的教学中也有不少的激趣实验,如“滴水生烟” “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粉笔炸弹”等,都是我的经典实验,细想这些确实符合初中生年少好奇心强的特征,另外也通过感官初步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和有趣,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此时老师若能因势利导,必然会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深度融合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的每一步发展总是和实验联系在一起。在化学教育的基础阶段也应以实验为主。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在观察条件、直观教具不足或不具备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虚拟技术、仿真技术,模拟实验环境和内容,用纯软件的方法构建“虚拟实验室”,实现以软代硬,既可节省实验经费,又可满足实验内容的广泛性,适应日新月异的化学发展。但不能矫枉过正,将化学课全部用图片和课件等来替代。有些教师脱离实际一味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花很多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忽视了“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教学效果不理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所以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而偏离了课程的培养目标或忽视学习的体验与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整合具有极大的优势与强大生命力,代表化学教学发展的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素养,迎接新教育的春天。

五、加强多媒体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冲击着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从传统教材转向以多媒体组成的教材体系和社会化课程。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学习者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组织符合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动态、开放的结构化认知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结构的主动构建,促进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化学课的教学恰好如此,我们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方可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