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的进步,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制约日益明显。譬如,在以往的教学要求及其相应的考试制度下,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得不到有效训练,许多人语法娴熟,掌握词汇量达标超纲,考卷答题能得高分,但要真的进行口语交际,就茶壶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哑巴英语”。

一、当前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所带班级学生来说,根据学生上课表现所反馈的情况,我发现有50%的学生能紧跟老师节奏完成教学任务,且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如地进行口语表达;30%的学生貌似能听懂也能流畅跟读,但却不能独立讲英语;有20%的学生跟读都有困难,基本上是“一堂闷”。

结合学生们所出现的这一现象,我作了更深入的调查。据学生反映,他们主要害怕出错而怯于开口,更怕同学“笑话”。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课堂上闭口不说、只听不讲、会“做”而不会“读”英语的习惯,从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来看,这无疑是致命点;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信心差,对于讲英语感觉自己根本无法做到,所以在没有尝试的情况下,自行给自己下了定论——“我不行”。长此以往,这些学生闭口不说英语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想而知,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令人堪忧。

二、对策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运用能力,防止“哑巴英语”的现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如下基本能力:

1.拼读能力。

从学生们初次接触英语时,我们老师就应该从字母入手,让他们学会拼读,尤其是各种形式的拼读方式会让孩子们感兴趣,从而爱上英语。慢慢地接触单词后,熟练的拼读会给他们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如开火车、朗朗上口的Chant、Groupwork、戴帽子……这些趣味游戏着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也就克服了有些老师反映的初学者在拼读方面所存在的障碍。

2.朗读能力。

针对所教授内容,从字母、单词、短语、句子到对话、短文等,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范读、领读、分角色读、小组竞赛读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熟练朗读。通过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又可以掌握一些较难发音的词,这样天长日久嘴巴便会变得“油滑”,而不像原先那样“干涩”,难以启口了。

3.看图说话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绘本形式展示,图画形象生动,简单易懂,让学生先口述大致内容,教师以此引导学生说单词、拼短语、组句子;教师也可带领学生怀着感情朗读、表演绘本、讲述绘本,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汇编绘本,让孩子能够真正在绘本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想说、敢说。

4.口头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能力。

课文复述能力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内容复述出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般故事性课文或短文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前提是学生必须对文章内容透彻理解,并对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刻把握。因此,我会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掌握文本,并会结合学生所积累的语句或文中重点语句进行提问。如此简单的提问让孩子们容易接受,也乐于作答,参与人数增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借鉴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优势以外,更要侧重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听、说”机会。为此,我们要积极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科学有效地利用教材,用多元化的操练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如,即兴问答、连锁反应、对话表演、情景再现等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进一步增强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力度。交流作为语言运用的载体,更应该贯穿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既体现在课堂之内也体现在课堂之外。因此,只有大胆开口,多练多讲,才能不断培养交际能力,以真正达到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总之,改革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阻止“哑巴英语”发生,难在开口,重在引导,贵在坚持。只要注重平日里的点滴训练,使孩子们养成想用、敢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