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包村第一书记大半年了,坦诚地说,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帮助村上完成了整村脱贫任务,而是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贫困群众在技术、物质等方面的确需要我的“帮扶”,但在精神和感情上,他们帮扶了我。

或许有些同志跟我相似,刚开始展开帮扶工作时把自己放在“强者”地位,高高在上对贫困群众指手画脚。而在多次接触深入了解后,我有种脸红的感觉。

我的帮扶对象老李,老李其实并不老,面相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气。他初中只上了一年就因家境贫困辍学了,成家后人勤快加上脑子活,日子还算过得去。38岁那年媳妇患上了一种怪病——全身瘫痪,多方求医,钱花了一河滩,外账欠了一河滩,依然病着,而且越来越重。

第一次到老李家走访,大门锁着,他去地里干活了,村干部帮忙打了电话。不一会儿,就看见远处一个人佝偻着身子拉着架子车过来了,是老李,架子车上坐着他瘫痪的女人。

走进他家,我看着恓惶,赶紧伸手,想帮老李把病人抬到屋里,老李急忙拦住我:“身上全是土,还死沉死沉,你弄不动。我习惯了,我自己来。”

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我就回到了大队部的宿舍。

晚上,老李拿着两页纸来找我。他说:“我不会说话,想说的该说的,都写到纸上了,你看看。”

“……十多年了,我一天的生活,早上帮她把衣服穿好,洗脸弄吃的,服药,安排好她就要做饭,吃过早饭拉上她一块去地里干活。她一会要方便,一会要挪动,一会要用药,一会再活动一下,一晌只能干半晌活。中午回来赶快做饭,吃完收拾好,下地干活不停,天黑回到家吃点零食。洗脚,早早休息。晚上也不得安宁,给她翻身五六次。她的病一变天就抽得全身疼,拉去看医生得好几天。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我觉得很累,很沉重,现在一变天我也腰疼脖子疼……”

抬头,我鼻子发酸,眼圈红红的。老李这哪里是过日子,“煎熬”充其量不过如此吧。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铁打的汉子,又能撑多久?

“不容易啊,老李。不容易,真不容易!”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词能安慰他。在我身边,真的还不曾遇到过如此艰辛讨生活的人,我真的不敢想象。

他吸了口烟,眼圈也红红的:“也没啥办法,谁叫咱遇上了?摊在咱身上的,咱就不能撂挑子。苦都不要紧,我能受。这日子得往前推,娃娃还指望咱哩。”老李说到这里停住了,欲言又止,满脸不好意思。我说,你有啥事就说,我就是来帮你的,没啥不好意思的。他又继续开了口,“我现在身体还可以,能不能给我申请点贷款,我想务弄上两个冬枣大棚。再就是娃学习好,在渭南上高中,你看能不能有啥政策给娃点支持……”

在局领导的关心下,渭南高级中学给孩子免去了所有费用,每月还给300元生活补助,老李孩子上学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贷款呢,也按程序在申报,老李脸上愁容终于少了。

我也和老李成了朋友,经常去他家,看着他有条不紊地伺候着瘫痪的媳妇,做饭,收拾家里。

我有时问:老李,这样苦值不值?

老李说:“看别人有节假日、礼拜天、散心的时候,也抱怨过,但自家的日子还得自家好好过,也就没想法了。”

人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似乎夫妻即使缘浅情淡也不会被指责。而我的帮扶对象老李,却十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每每想起,总感觉是在看电视剧,一部最接地气,最能看出人心冷暖,最能给观众以正能量的电视剧!

扶贫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不同的“老李”,给我逐渐“贫困”的心灵注入了一股股清泉。有时我常深思:我、我们,或许才是应该被帮扶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