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的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这对提高羽毛球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文中基于羽毛球教学失衡状态,利用“平衡论”对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策略,这对实现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均衡发展,提高羽毛球教学效果,推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 平衡理论 发展策略

羽毛球具有灵活、快速、变化多以及对抗性较强等特点,在高职院校进行羽毛球教学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专业的技术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整体上看,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优秀的羽毛球技术通过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活动就能获取。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了在高职羽毛球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这对于改进高职羽毛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促进羽毛球教学发展,文中以“平衡论”为基础研究了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问题。

“平衡论”的内涵

布哈林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当中,首先提出了“平衡论”思想,布哈林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处于特定的系统当中,如果整个系统在没有外部变量加入的情况下,是能够保持平衡状态的。但是,从整体上看事物发展是受到普遍规律支配的,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在事物自身的矛盾。从这一层面来看布哈林的“平衡论”,可以说是矛盾双方之间以及多重矛盾之间关系上的适应、协调以及统一。通过布哈林对平衡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确,平衡一是与一个体系内部的状态有关系,二是如果想要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就需要依靠外力。布哈林对“平衡论”的研究也主要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布哈林认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并且这种变化是不稳定、不平衡的。例如,在自然环境当中地球、太阳以及月亮等都在快速运动中,任何东西都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绝对静止是不存在的。针对此,布哈林认为,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万物所处的平衡并不是绝对的,不是绝对静止的平衡。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绝对平衡和静止是不存在的。虽然所有的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并不是说他们不存在平衡的状态。哈布林指出,在整个世界当中存在很多相互作用的力量,并且这些力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之内会出现静止和稳定的状态,双方之间或者多方之间通过相互适应达到了稳定的状态。据此,哈布林认为平衡是存在的,并且是在不平衡之间存在的。具体而言不平衡是永恒的,而与之相对的平衡都是有条件和相对存在的。

“平衡论”对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的引导

1.构建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平衡

高职院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将会对教学活动起到直接影响,影响该活动的价值取向。根据哈布林的“平衡论”原理,高职院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顺利进行情感互动和信息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确保双方能够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促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及师生平等。这就要求必须努力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师尊生卑的状态,在师生之间构建新的平衡,全面改善学生的地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提高羽毛球教学中的学生地位,能够确保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开展。

2.加强教学基础实效性,建立平衡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教学基础体系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在我国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根据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目标。面对我国社会发展对羽毛球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这些教学要素之间的平衡,是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同步的必要前提。只有满足基础条件,才能实现羽毛球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之间的平衡统一,确保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活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相互契合,使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体系逐步趋于平衡,稳定培养高素质羽毛球人才。

3.实现教学基础体系与教学主体平衡

根据“平衡论”,认为事物的发展与内部矛盾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将高职羽毛球教学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想要推动羽毛球教学的发展,那么势必要求各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在高职院校与羽毛球教学中教学行为主体以及羽毛球教学基础体系之间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对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进行改革时,学校羽毛球基础体系构建必须要与行为主体的发展需求相互和谐,才能激发行为主体的内在潜力及其自主意识,这是提高高职羽毛球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

基于 “平衡论”的高校羽毛球教学体系发展策略

1.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平衡

高职院校培养羽毛球人才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羽毛球人才的需求。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工作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成了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只有维持在平衡的状态下,高职院校所培养的羽毛球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高职院校就必须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变。在高职院校进行羽毛球人才培养时,羽毛球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效果有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学基础体系架构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理念是否与我国羽毛球人才需求一致,将会对高校羽毛球实用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对羽毛球人才的需求,及时对高职院校羽毛球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同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统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教学氛围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是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向学生灌输羽毛球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羽毛球知识;二是在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按照自己意愿教学,学生的主体性被压制,学习需求也难以得到尊重,师生关系比较冷漠。这样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效果比较差,教学活动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必须努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够提高羽毛球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活动平稳、健康、顺利开展。

3.加强教学内容创新

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时,教学内容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直接决定着羽毛球人才培养能否符合社会对羽毛球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学生对羽毛球学习是否感兴趣。教学内容构成了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羽毛球教学的基础条件。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这一要求高职院校传统的羽毛球教学内容已不再适合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果想通过羽毛球教学工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能,同时也必须对当前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并以素质教育理念作为高职羽毛球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羽毛球教学内容。在满足学生学习羽毛球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实现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发展,使教学内容成为维系与促进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体系平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结语

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工作,构成了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中重要一环,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非平衡性严重影响了高职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发展中,以“平衡论”对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学校发展情况制订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玉堂:《浅谈影响学生体育训练积极性的因素》,《读与写》2015年第17期,第259、261页。

[2]牛继战:《浅谈学生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第20期,第284页。

[3]刘艳:《平衡理论对高校排球教学体系发展取向的引导》,《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4]张博、赵乐:《羽毛球教学中“平衡论”原理运用的实验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