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电影团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它也是中国第一个红色电影机构。1937年,刚刚经历了长征胜利到达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向全国人民宣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驱除倭寇”的民族团结政策以及八路军英勇抗战的感人事迹,由党中央明确提出在延安这个革命根据地应该要有自己的电影教育事业。

“电影团成立之初的正式名称是‘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1942年5月成立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部后,改为‘联政电影团’,日常通称‘电影团’,直至离开延安。后来为便于称呼,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强调延安及那个时代对电影团的意义和影响,像人们习惯冠以‘延安’称延安其他单位一样,电影团就被称为‘延安电影团’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延安电影团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拍摄出来的作品虽然手法稚嫩,制作粗糙,但几十年后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出那些作品赋予的感染力和震撼的效果,同时在惊叹着那个年代的电影人独特的创作精神。当然,也正是当年的这些艺术成就,使得延安电影团拍摄出的电影以及记录的珍贵资料在当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让今天的电影人和观众不得不钦佩他们的伟大精神。从此,在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出现了一批投身于革命的电影专业人员,他们扛起简单的设备,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肩负着伟大的革命使命,开创了我党电影事业的新纪元。

未能完成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还处于防御阶段的延安,物资非常匮乏。在那样的条件下,想要全面开展电影事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按照当时的简陋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因此,党中央决定先把新闻纪录片当作拍摄影片的伊始。毕竟在电影需要为政治服务的背景下,新闻纪录的形式才能够反映出真实的影像表达,同时也可以起到宣传抗战的作用,因此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开始了拍摄工作。

延安电影团的电影人积极地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作准备,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是根据周恩来的愿望定下来的,主题是“天下人心归延安”。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回忆:“影片的主题思想,牧之同志早有酝酿。影片的具体内容和完整构思,是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牧之同志没有搞过纪录片,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创作领域。”

袁牧之认为,运用新闻纪录片的表达形式,最适合反映出革命斗争的内容和人民真实的生活。虽说袁牧之在延安的创作与他在上海时期的创作从文化背景、人物形态以及创作手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袁牧之没有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改变自己的精神品性。他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加以延续和传承,并发扬光大。因此不可否认的是,以袁牧之等电影人为代表的上海创作在某些方面,从思想倾向以及政治立场等,都是“红色经典”的直接来源。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更是促成了延安电影的发展。可以说,无论是在上海时期的创作还是延安时期的构思,电影的政治意识和美学风格仍有较深的关联。

在长期的革命时代里,延安电影团的成员们克服着枪林弹雨以及长途跋涉的困难,辛苦努力地在拍摄大量的影像资料。工作人员深入到延安各个地方去体验革命区人民真实的生存状况并对他们进行采访。工作人员还深入到华北前线和敌后根据地,真实地记录下敌人的残酷暴行和人民的英勇斗争,这些枪林弹雨中的场面更加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真实的面貌。

然而不幸的是,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联实施了战略撤退,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及其他一些电影机构纷纷向后方撤退。在漫长而混乱的撤退中,苏联电影机构将袁牧之带到苏联进行后期制作的样片丢失,这对袁牧之和电影团的工作人员们来说宛如晴天霹雳。《延安与八路军》是延安电影团摄制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反映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珍贵影像资料,这场撤退引起原始素材的丢失,对中国共产党电影事业的起步而言几乎算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未能完成的《延安与八路军》,凝聚着延安电影团全体人员的心血,它也成为了延安电影团永远的遗憾。但是它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电影事业的先河的地位是不能被忽视的。

人民政权下摄制并公开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南泥湾》

《南泥湾》(即《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是一部大型纪录片,它真实地记录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伟大创举,把这一时代的延安精神变成具体的电影形象呈现出来,为我们留下了革命的宝贵材料。其实,在拍摄《南泥湾》的过程中,电影团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辛和简陋,办公地点都是在延安的土窑里。三五九旅的战士回忆说:“当时我们在地里正忙着开荒呢,那些记者和拍电影的又是照相又是拍片子,拍过去以后,根本就没注意。后来一天晚上,电影队拿着一块白布在操场上一撑,开始放映。看自己上了电影,上了报纸,同志们都高兴得很呀,又是跳又是拍手,有些同志甚至晚上连觉都睡不着了。”

三五九旅给予电影团拍摄组的帮助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南泥湾》这部纪录片是一部具有艺术特色的电影,许多场面虽然艰苦和紧张,但是在拍摄手法上都赋予了它们生动的面貌,给人乐观向上的感觉,即使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战士们依然满怀憧憬和希望,这样的设计是十分巧妙的。同时,吴印咸对三五九旅的战士活动作出了精心的刻画和设计,他选择的人物具有表现力,在抒情中又蕴含着张力。这些具有独特艺术表达性的镜头,同时配上了旋律动人的音乐,大大增强了影片所传达出的感人力量。

延安电影团完成《南泥湾》的拍摄之后,从南泥湾返回延安。吴印咸向毛主席汇报了在南泥湾拍摄电影时的情况,为了增加影片的宣传力度,吴印咸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毛主席为《南泥湾》题几个字。

毛主席的题词给了电影团极大的鼓舞,大家决心把电影尽快制作出来。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鼓舞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毛主席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已经成为大家工作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习惯,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就在延安的窑洞里,自己动手完成影片的后期剪辑和制作过程。毛主席题的这八个大字就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和主题,这个主题实际上就是要把延安大生产运动这个创举从一场运动变成具体可观的电影。

拍摄《南泥湾》,电影团面临的困难很多,首先是没有电影底片,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电影团经过反复讨论、实验,最终决定用已经过期很久的16mm 柯达黑白拷贝正片来完成影片的拍摄任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其次面对的就是印片工作,印片的工作也是相当繁琐和复杂的,电影团没有印片机,曝光技术便成了大问题,摄影机上没有调光设备,只能用手控制光亮,要取得画面光调的和谐需要很高的技术和很丰富的经验,庆幸的是电影团的工作人员经过耐心细微的操作,终于完成了这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电影团的工作人员在延安采取的这些最原始的方法,比我国电影初期创作的时候还要落后一些,在制片的技术上由于物资的匮乏,每完成一项看似简单的环节,都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这样的艰苦也锤炼着电影团里的每一位电影人,使他们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所以,《南泥湾》这部电影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在人民政权下摄制并公开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它的历史价值在于真实地记录了延安大生产运动这一伟大创举,又及时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和斗争,树立起了真正的“延安精神”。这部影片又恰好与当时的政治趋势相契合,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在延安电影团离开延安之后,它的名字并没有消失,这些经典的影像资料和无所畏惧的电影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