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话,通俗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写自己想说的话”,它强调书面写作的内容应当是反映学生真实想法与观点的,而不是虚假搪塞的“奉命作文”。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其思维以感性为主,且整体的语言组织能力与逻辑表达能力还处于基础时期,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时,应当尽可能地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从课堂小练笔开始。

一、挖掘教材精彩点,鼓励学生模拟仿照

教师要善于运用好教材里面所包含的资源,在写话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带领学生挖掘教材精彩点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模拟仿照。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中的《小松鼠找花生果》为例,文本中描述树叶和花朵的表达方式是“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不难感觉,这两句话读起来俏皮可爱且即视感非常强,这是因为写法中融入了叠字以及颜色,从而将看似平常的景物也描述得栩栩如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这一表达方式来仿写。比如:有的学生写道“暖洋洋的太阳”,这是融入了叠字和感觉等,可以发现,通过给学生这一简单的句式指引,鼓励学生通过模拟仿写的方式来美化自己的表达方式,明显地,其语言的优美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挖掘文本共鸣点,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低年级学生有较为强烈的诉说需求,这与他们成长特点有关,教师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点,在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时,通过挖掘学生对于文本的共鸣点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看菊花》为例,菊花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花种,学生经常会亲眼见到,因此,文本中描述到的“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提问学生:“大家看过菊花吗?印象中菊花长得什么样子呢?”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被教材中所描述到的对于菊花的这种熟悉的感觉而触动,并会有感而发地与教师、同学分享自己印象中的菊花,把这种印象用纸笔书写下来,就是课堂小练笔了。

三、挖掘教材想象点,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天真浪漫的思维能力常常给教师“脑洞大开”的感觉,教师要巧妙地抓住这一点,在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挖掘教材的想象点来激发学生的想象细胞。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青蛙看海》为例,这一篇文本主要讲的是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一跳一跳一个一个台阶登到了山顶看到了大海。故事内容简单,当中有好多部分可以作为扩充想象力的点,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鼓励学生用小练笔的方式来发挥想象力。比如: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为什么突然想要看一看大海呢?如果松鼠没有及时地出现在青蛙面前并鼓励它,青蛙会怎样呢?如果松鼠没有在青蛙身边,陪着青蛙一直跳啊跳的,青蛙会怎样呢?终于登上山顶的青蛙,它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其实有点像是对故事的补充、扩写,每一部分都可以是学生想象力落地的契点,自然地,也成了学生小练笔的素材与动力。

四、挖掘学生思维力,鼓励学生互相建议

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大部分小学生之间喜欢结伴玩耍,同时我们也强调培养学生之间的友爱、互助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因此,在培养小学生的写话能力和在课堂上的写话练笔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通过挖掘学生的思维力来鼓励学生互相建议。比如:《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句型仿写,教师可以鼓励每一名学生都仿写一句,然后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相互交换查阅,让同学们来点评下自己的仿写。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前后桌写的内容与自己写的内容很相近,那么当大家要表达的意思或者要书写的事情近似时,自然地就会有更多的交流,这种思想的交流也会进一步促使学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写话练笔的水平。

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重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可以从课堂的小练笔入手,通过挖掘教材精彩点,鼓励学生模拟仿照;挖掘文本共鸣点,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挖掘教材想象点,激发学生想象细胞;挖掘学生思维力,鼓励学生互相建议这几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到写话的状态中,由内而外地把写话作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从而为写话能力的培养做好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