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但是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的情境要有针对性

创设的情境既要能凸显教材的知识点,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

师:李大爷和王大爷二人合资买了一张体育彩票,没想到竟然中了5000元奖金,可是如何分奖金却把他们难住了,大家能帮帮他们二人吗?

生:能。

同桌交流后反馈。

生1:李大爷和王大爷各拿一半。

生2:我也同意每人2500元。

师:大家一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配”,有不同意见吗?(没有学生表示不同意见)

师:可是李大爷有意见,因为一张彩票5元钱,购买时李大爷出了3元钱,王大爷只出了2元钱。

生3:这样不合理,因为李大爷出钱多,却和王大爷分的钱一样多。

生4:那刚才每人一半的分法不公平,我觉得应该按他们购买彩票时出钱的多少来分,李大爷奖金应分得多一些,王大爷奖金应分得少一些。

师:我也赞同大家的意见,按他们出资的多少来分,也就是按出资的比例来分,这样比较合理。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同分配方案的争议中,充分展现各自的思维过程,就“怎么合理分配”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多种分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按比例分配最合理,然后引出《按比列分配》的学习。

二、创设的情境要有生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连接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如我在教学《元、角、分》时,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地引入小数;再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通过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创设的情境要有趣味性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时,一位老师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车轮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看到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接着教师设疑,如果车轮作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行不行呢?然后多媒体演示小猴子坐在小车上前进的三个画面:第一个画面车轮是方形的,第二个画面车轮是圆形的(车轴不在圆心),第三个画面车轮是圆形的(车轴在圆心)。当学生们看到小猴子一上一下坐不稳、颠簸不定时,都哈哈大笑起来,滑稽的动画场面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接着老师提问,那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原因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相信同学们认真学完这节课,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引入有趣的生活情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应契合教材,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对情境的呈现时机、形式内容进行精心推敲和加工,创设的情境既能使课堂生机盎然,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既妙趣横生,又内涵丰富;既鲜活生动,又科学合理。如果能将艺术性和科学性恰当地结合起来,那么定能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助一臂之力,使我们的高效课堂更具活力和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