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学生怕作文,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件苦差事,对写作持消极态度,甚至厌恶作文,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们最为关注的。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发现通过随文练笔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下面,结合实例谈一点拙见。

巧妙“补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个随文练笔设计: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想对朋友说。如果你是鸟儿,你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树啊,树啊”开头写一段话。”

王老师的随文练笔设计,巧妙利用了文本中的“空白”,让学生在对文本深入理解之后,加入“补白”练习,可谓趁热打铁、水到渠成。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下,学生将鸟儿和大树之间的对话写得情真意切,加深了学生对大树和鸟儿感情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捕捉情感火花,达到学以致用

例如: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两个兄弟》一文时,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她是这样设计的:

请同学们自主讨论: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请你以我愿意做哥哥那样的人,还是做弟弟那样的人为主题写一段话。

吉老师的这个随文练笔设计很简单,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写出自己想说的内容。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积蓄了情感,吉老师正是抓住了学生的感悟和情感,完成了对学生进行写话的训练,学生各抒己见,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合语言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花钟》时,教师可以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多样性,第一自然段学习后,学生被文本准确、形象、丰富的表达方式所吸引,老师随机出示自做的“花钟”,提示学生,不同的时间段里有不同的花儿开放,课文文字有限,没有全部描写出来,用我们的笔创造“花钟”的美丽。学生畅所欲言,所写的内容精彩纷呈:

麻花在凌晨3:00左右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清晨4:00,羊须草伸了一下懒腰,吐出花香;清晨6:00左右龙葵花露出微笑;蒲公英则在早晨7:00左右露出黄色的小脸蛋;到了中午12:00,太阳花张开了笑脸;下午1:00,凤凰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下午2:00左右,美人蕉跳起了优美的孔雀舞;下午5:00以后,紫茉莉穿上了紫色的旗袍在风中摇曳;晚上9:00以后,叶花蝴蝶就会穿上黄色裙子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晚上11:00左右,洁白的仙人球花探出了小脑袋向四处张望……

预设情境仿写,凸显学生“个性”表达

学完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掀开“思想内容”的面纱,关注语言表达,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有多少独特的“言语形式”值得我们的关注:传神的人物外貌描写、准确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随文练笔的突破口。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仿写入手,刻画各种人物形象。如《刷子李》一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方法试着写一写刷子李干活时的情景,表现他技艺高超。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感受到恰当地运用描写方法才能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鲜活。

总之,随文练笔的形式有很多,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找准读写结合点,巧妙引导,整合文本,循序渐进,坚持随文练笔,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