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早年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地下材料与地上材料相结合会更有说服力。唐兰先生也讲过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历史和文化[3]。这些学者都为我们进行铭文当中的思想挖掘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周代铭文研究美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课题组的思考和研究,美德思想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珍爱生命与自然价值的天道伦理价值观、崇尚仁爱与兼爱价值的人道伦理价值观、遵循法治与正义价值的管理伦理价值观、坚守诚信与契约价值的交往伦理价值观、追求和合与包容价值的文化伦理价值观,以及视民本与人权价值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周代铭文是当时思想的载体,主要内容包括祭祀、战争、刑罚、婚姻、馈赠和封赏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当中包含着古代认知的一些方面,我们需要找出其中积极的部分完成现代转化,我们在诠释学理论的指导下,试着做文本背后意义的解读工作。在《左传》的文公七年和襄公二十八年均有所涉及,就是“正徳”这一词条,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这些话语当中包含着满满的正能量,也是古人对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美德的一个概括。所谓正德,有公正无私的意思在里面,有法制和正义的意思在里头,不过其逻辑内涵则是贵族社会的情况,在西周社会当中主要是一种制度安排,到了春秋时期,德就主要是一种来自内心的体验,深入到人的内心,演变为一种伦理思想,孟子学说当中的人之四个善端,即四心之说。利用的是古代的说法,就是对自然界物尽其才,进行珍爱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态度。厚生,珍爱生命,厚待生命,对生活作出合理安排。这几条刚好是我们大学生美德教育的几个内容,我们必须做好现代转化工作,这些内容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即古代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面前进行转化和重现生成的问题,这也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们遵循科学的原则,梳理铭文当中包含的现代思想,为当代社会的美德建设贡献一部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