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共核心逐渐撤离延安北上,原来在延安的各种艺术机构、艺术团体、教育机构也随之北上进入华北解放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组,当年集中在延安的众多木刻家、美术家也相继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从表面上看,这是以延安为中心的木刻创作力量的解散,但实际上他们抵达不同解放区后,木刻创作与美术教学活动仍在继续,虽在机构上、形式上、性质上有所转型,但其创作活动并未中断。从今天的史料来综合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延安木刻”团体北上分散在其他解放区以后并没有消失、消亡,相反却在各自的阵地上繁荣生长。所以本文的观点明确否定了木刻创作团体撤离延安后“延安木刻”随之结束之说,而是分散转型后的重生,是以另一种形态来呈现的“新生”,这种新生命力才是1949年建国后美术得以繁荣发展的催化剂。确切地讲,延安木刻的时代虽已远去不复,但理论家们原本用来界定这段美术创作特定的历史称谓(延安木刻)却早已超越它的本意,成为一种精神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