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课程,只有长期训练与练习才能厚积更多人文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而语文语感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日常的训练对语感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整体感悟语感

这类方式主要要求学生多读,要用心读,读出声音来,一般默读所取得的成效会不怎么明显。带有感情地朗读一篇课文,不仅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增强自身语感。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一文章时,教师可训练学生把董存瑞决定要炸碉堡的心理感受、炸碉堡的过程以及舍身保国的结果有感情地朗诵出来,要将文章读活,再现革命烈士舍身卫国的壮举,体会那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勇猛。另外,就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一情节,教师还可向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被声音、画面、音乐等场景所渲染,增强其感情融入,再进行自我朗诵时节奏就能把握得更好。

二、引导学生在主动感知中深入品味语言

如果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少了学生自身的主观感受,那么语感培养过程就像是无本之木,难以取得较好成效。因此在语感训练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感知语言,深入体会语言,品味文章的节奏与韵律,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时不是一字一句依照课本读出来,是要根据文中意思,把握文章节奏有代入、有深浅的朗读。要能用自己的感情与文章语言发生共鸣,体会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为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指导学生揣摩文章大意,斟酌文章字词,以此强化自身语感。

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这个过程比较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较高。语感需要长期积累才会形成,只有多锻炼自身听说读写,规范各个方面的语言应用,培养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才能增强自身的语感意识,强化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听是要学生听文章韵律,捕捉文章语言信息,理解文章大意,抓住文章中心。教师可多选用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锻炼,多听多学。说是要让学生在自身学到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在恰当的场合,围绕一定的中心主题进行情感表达,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多比较灵活,而临场发挥也是体现学生语感最直接的方式,若学生说的语句通顺、情感处理恰当,那么语感的形成是正确且有效的。最后写是最终成果的验收与测试,学生将心里的感受以书面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处理字句之间的关系,恰当的排列与感情的融入,形成一篇优美动人的文章。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个性化语感

学生的主动性关乎到实际的语感培训效果,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不同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看法存在差异,在进行语感培训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感,使其形成独特的语感认知,而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要形成其个性化语感前提首先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感训练项目中,通过相应的语感培训活动,让学生找到自身的独特性,能够根据其自身的体会表达出不一样的阅读情感。这里还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指导中不能固定学生思维,不能过分强调学生感受与相关思考方式符合教师本身,要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让学生有一个平台可以去发挥、去创造。比如说学习《祝福》这一课,学生对祥林嫂这一人物解读中,有的会认为从阶级角度来分析,祥林嫂的人物表现是一种反抗,而从人性角度来看,祥林嫂的个人行为又是一种挣扎,从两种不同分析来看,主观因素在于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总之,语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训练中,需要注意采用恰当、正确、科学有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