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语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把握阅读速度、阅读效率,使学生在增强自身语感的同时阅读水平也能有所进步。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速度、效率、语感三重教学进行分析与探讨。下面就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一、采取情境朗读的方式

对初中语文阅读速度、效率、语感的三重教学,首先可采取情境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语感。在情境朗读的过程中把握阅读节奏,体会文章深层含义,以确保阅读效果,可将文章内容带入真实生活中,让学生离阅读感知更近一些,以便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体会。这里需要教师根据所教课程备齐课前教学导读内容,尽可能提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故事材料或物品,以供学生参考,从而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具体展现出来,以带动学生阅读兴趣与情感融入。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讲植物如何繁衍后代。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拿出准备好的蒲公英,分发给学生观察。学生会发现只要轻轻一动,蒲公英就会一片一片轻盈地飘在空中。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在阅读的基础上找答案。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后,教师可就这些段落再着重进行阅读强化。第二遍阅读时效果自然会更好,阅读效率也会更高。在读透、弄懂的情况下学生的语感也会有所增强。

二、进行对比朗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语感,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一般而言,语句之间的对比朗读最能体现文中作者用字、用词的独到之处以及句式选择的巧妙,利用对比朗读也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在对比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对字词反复斟酌,达到学习优美词句的目的,确保阅读质量。例如在《九寨沟》一文的学习中,就可让学生比较不同场景描写的经典语句,对比描绘动景与描绘静景的词句、描绘山水与描绘动物的段落等。将这些典型的句子摘抄出来,供学生对比朗读,从对比之中发现九寨沟的景色之美,从对比之中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不管是描绘动景还是静景,都能恰到好处。

三、发挥学生想象力

朗读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学生只有沉浸在作品中,才能深入品味作品,对文中关键字词、中心思想以及表达感触更深。另外,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能对文章感悟更深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就可让学生边读边想,根据文章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绘成一幅小兴安岭的全景图。如文中有“春天树木抽出一根根枝条”,这里就可想象出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一切都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反复练习

反复练习可以强化与巩固已学知识。不管是什么教学方式,如果没有持之以恒与反复练习都是很难达到效果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反复训练也有助于语感的养成以及阅读水平的提高。最能体现反复练习作用的例子就是在学习初中语文古诗词时,通过一遍又一遍诵读诗词内容,使学生体会诗词中每个字所蕴含的情感,领悟作者的中心思想,感受诗词语言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将阅读速度、效率及语感培养三者相结合,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共鸣,发挥学生的想象,在读中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