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10月,城区二中被商洛市教育局定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后,11月份正式启动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广工作,现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134”教学模式。

一、研磨高效课堂,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模式

学校先后学习试用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法、洋思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引进了“五步三查”教学模式。2013年启动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广工作后,采用班级试点,年级推广的步骤,先后在七、八年级4个学科12个班进行尝试。2014年9月份又将高效课堂在全校三个年级7个学科18个班进行全面推广,并得到县科教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在县教研室研究“524”教学模式理论支撑和指导下,通过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磨和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实践经验,学校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13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3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案三查四模块。 “一案”指:导学案。“三查”指:一查学生独学情况(主要指课前预习);二查组内展示情况;三查学案整理和课堂达标。“四模块” 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巩固提高。课前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模式化预习和导学案,教师分类指导,实现信息传递和初步消化。课堂40分钟学生展示交流,巩固提升,教师点拨拓展,实现信息内化和吸收。

二、探索创新举措,保障高效课堂的推广力度

城区二中“13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定型后,紧紧围绕高效课堂建设的校本研修主题,研究探索出一系列的举措,有效保障了高效课堂建设的推广力度。

第一,把师生培训作为高效课堂建设的先决条件。让教师在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上要能胜任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适应和喜欢高效课堂。特别注重对小组建设的培训和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各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成立学习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订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等,并制作小组文化标识牌。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如:安排课堂中心发言人、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展示的组风。教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小组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同时引导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学案等高效课堂常规学习行为。关注学困生的表现,树立“展示者无错”的观念,放大优点,缩小缺点,提高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交流、展示的自信心。

第二,让常规教学的各环节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优化学科教学过程,“备、讲、辅、改、考”突出五个重点: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讲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和展示上;辅的重点放在培优辅差上;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考(作业、测试)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将教案改革为教学设计,只备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甩掉过去抄书本、备知识劳民伤财的做法,这样老师的工作量减下来了,为他们开展教学研究保障了时间和精力。学校研定的导学案模式由三部分组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三大块只用A4纸的一面,一页可备两课,大大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改革了课前预习方案,经过多次研究和实践,学校把课表进行了调整创新改革,将原来的早读改成20分钟一节,保证语文和英语的预习,将晚自习改为30分钟一节的自主学习课,保证第二天新上学科有充分的预习时间,为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展示开辟了充足的储备知识、培养能力的空间。

第三,领导班子引领层层过关。通过三个层次的高效课堂讲评活动(一层是领导班子成员人人上好一节实践课;二层是教研组长、学科组长、优秀教师上好研磨课;三层是部分教师上的过关课),对所有过关的教师颁发高效课堂合格证书。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头引领下,各学科的教学骨干也争先恐后地讲研磨课,成为第一批高效课堂过关合格的教师,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各学科组的教师都积极参与,大胆尝试,营造了一个人人参与建设和推进高效课堂的浓郁氛围。

第四,骨干先锋榜样示范辐射带动。学校积极培养骨干力量,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两年来,选派20多名骨干教师先后到宝鸡横水一中、西安七十中学、西安铁一中等名校学习考察高效课堂改革经验,培养出了一批高效课堂教学带头人,也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学校让校内骨干、课改先锋在高效课堂论坛上作专题讲座,介绍经验心得,进行课改培训。在他们的推动和影响下,全校绝大部分教师已能胜任高效课堂教学,一些教改典型已经走出校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教改实践的推广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五,高效课堂改革实践必须建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才会做到导向明确、有的放矢。学校首先提出了课堂高效八条转变标准:教师的教变为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变为自主、合作与探究;师生关系变为朋友与导师;媒体运用上表现为整合与巧用;教材处理上变为“用教材”;学习评价上变为发展与开放;课堂管理上变为反馈与调控;对待自我上表现为反思与改进。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上,采取捆绑式评价。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放在组内评价。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组整体水平的同时每个组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三、建立保障机制,营造高效课堂发展的温润土壤

城区二中成立了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教研处、教研组、学科组、评审组等工作小组。制订了《课堂改革暨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推门听课制度》等一系列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详实明确职责分工。将校领导和教务处人员分派到各个教研组,对各教研组的备课、上课、研课活动及时指导。学校对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色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和绩效加分,优先给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并作为提拔任用的考察对象。同时,上级领导对学校推广高效课堂给予了大力的协助和指导,县政府主管教育副县长、科教局局长、副局长等各级领导多次来学校观课,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2014年,县教研室6名教研员在我校蹲点两个多月的时间,手把手地示范指导。课改春风的沐浴洗礼,上级领导的热心指导,全校师生的密切合作,为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发展营造出一片温润的氛围。

四、注重课题研究,带动校本模式的深化进程

城区二中以落实校本教研制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抓手,确立了以“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为主课题,以“高效课堂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学科的教学模式研究”等为子课题的研修目标。给每位教师配发校本研修手册,完成“一人一策”研修记录,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好记载和资料积累,把校本课题研究融入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之中,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论证研究成果,提倡教师每课一反思、每单元一总结。教师通过记录和积累课改中的体会、经验和方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双赢。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课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效。教师业务技能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学校先后有7名教师承担了柞水县课改实验推导培训任务,14名教师在大学区作了课改经验交流,目前已有5个学科的校本研修完成了结题报告。2014年学校获得“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