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与元稹发起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重写实、尚通俗。他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等作品流传广泛,连唐宣宗都对其大加称赞: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可见,白居易的诗才不仅名于当时,并传之后世。白居易在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后,政治热情高涨,敢于进谏。但在元和十年时,却因得罪权贵左迁九江郡司马。因此,在长诗《琵琶行》序中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意。”可见,《琵琶行》是白居易真实经历的写照,抒发了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凄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而此诗的才子佳人和士子沉浮元素,正是中国古典戏曲习惯表达的主题,故而历来深受戏曲舞台的青睐。根据邵曾祺先生所编的《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1],后世以此为题材的现存戏曲有元代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明代顾大典的传奇《青衫记》、清代蒋士铨的杂剧《四弦秋》、赵式曾的传奇《琵琶行》,另外还有只能看到存目的敦诚的杂剧《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