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育厅在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大实践”、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学校文化建设“新体系·大构建”及学校管理“新标准·大规范” 四项活动,这四项活动是省厅立足于全省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教育发展形势所做的顶层设计,涵盖了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提高全省义务学段办学质量、办学品位和办学水平,推动全省义务教育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活动实施两年来,合阳县坚持以 “四新四大”文件精神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建设“品牌教育引领区”为目标,按照“创建引领、质量奠基、队伍为本、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育内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办学,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位居渭南市前列, 2年有11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以“精品立教、精致育人”为特色的德育工作受到教育部表彰,“1268”德育模式在全省推广,教育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可以说,“四新四大”的实践探索有力推动了合阳教育的发展。

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明确办学方向,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最顶层设计。2014年,我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邀请全国德育专家,在实验中学示范推出了“一个主题、两个带头、六大框架、八项创新举措”的“1268”学校德育工作框架。一个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学生,建美丽校园”为主题。两个带头: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大框架:一是核心价值引领人。二是主题教育激励人。三是校园文化熏陶人。四是实践活动锻炼人。五是自主管理培养人。六是三位一体共育人。八项创新举措:一是道德货币。推出激励卡制度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二是主题升旗。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主题升旗活动。三是主题班会。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四是趣味“五早”。每天早操前开展5分钟自主教育活动。五是多彩“五操”。每天课间操轮流展示广播体操、武术操、健美操、校园集体舞、青春活力健身操。六是“三个创建”。开展清洁校园、温馨宿舍和文明餐桌“三创建”活动。七是班级文化。开展 “唤醒自我意识,促进自主发展,展现班级风采”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八是全员育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担任学生成长的导师,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2015年,我们以“1268”德育框架为基础,制定了《合阳县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分层要求、分段实施。以“爱和责任”为主线,提出教职员工的德育目标;以“少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为要求,分层提出高职中、初中、小学德育目标,在全县启动实施德育创新行动,着力打造接地气、有特色、触及师生心灵的常态化德育活动,形成了不同学区学校的德育特色。

学校德育活动的创新实践,让死板的说教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摒弃了“假大空碎”,实现了“小实近亲”,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引人入胜,润物无声。实验中学的《做文明学生、建美丽校园》案例被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评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合阳的“精品立教、精致育人”德育工作经验在全省、渭南市交流推广。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深化教学改革,解决“怎样培养人” 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5年,我们有探索、有实践,有收获。但更多的是迷茫、困惑。如何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杜绝形式主义,实现“轻负高效”,是我们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有效课堂、理性改革、典型引路、重在常规常态,突出严细实活,循序渐进,全面提升。

一是典型引路。针对不同学段教学现状,在全县范围筛选出办学基础较好,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校长课改意识较强的城区学校、乡镇学校,农村学校作为试点学校,典型引路;以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为重心,邀请上海建平中学培训中心主任廖飞,浙江仙居教研室主任张志伟来合指导工作;推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城关中学以“魅力”教育为总揽,走向生本,学会合作,打造魅力课堂,让课堂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推行的“读、议、讲、练”翻转课堂,编印的导学案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坊镇中学的“预、讲、练、延”幸福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农村规模学校做出了示范。和家庄九年制学校提出的“有效课堂”理念,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一花引得百花放。城关小学问题三步式课堂教学、城关二小语文学科的四步引领教学,第三小学 “预学—交流—拓展”的课堂教学, 甘井中心小学1255课堂、王村矿小学“六模块”课堂等为全县教学改革锦上添花、课改为教育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是培训提升。出台了《加强校长教师培训、促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施意见》,县上每年拿出200万元,学校拿出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古莘教育大讲堂坚持每季度邀请国内教育专家来合讲学;校长“领航”、教师“领雁”工程,两年选派400余名校长和骨干教师赴杭州拱墅区、北京十一学校、上海建平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湖南华容、西安等地观摩学习。借助国培计划东风,两年邀请省内、市内名师60余人开展学科培训,我县被评为省国培项目先进县。重视本土专家的培养,着力构建省市县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三级四类骨干体系。三年来,评选出省级教学能手24人,市级教学能手46人,命名的县级骨干教师350人,组建名师、能手、班主任工作室42个。全县初步形成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一体化的骨干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教研结合。组建了10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的“古莘教育”讲师团,按照“需求式”“点餐式”原则,深入基层学校,开展送课、送培、送教活动。三年送课500余节;将每周二确定为教研员下校研修日。全体教研员走进学校,听课议课、参加学校的研修活动,教研员和基层教师相互分享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达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重视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课题研究结合学段学科特点,校长负责,教研员指导,申报教师具体实施。充分发挥县教研室教研员、大学区学科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作用、搭建“学区—学校—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研网络平台,全方位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实现课题研究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近三年结题国家课题20项,省级课题24项,市级课题39项。县教研室编写的《从自主做起》;省级学科带头人、第三初级中学王军玲英语工作室编写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精选》;省级教学能手、城关中学雷萍物理工作室编写的《初中物理100问题学法指导》对全县课题研究、校本研修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渭南教育研究》两次对我县校本研修作专刊报道。

四是政策助力。在县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500万元用于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校外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县教育局坚持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建设信息化校园,投资5000余万元,在12个千人以上学校建成了校园电视台,36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站和教育云平台“壹佰乐智慧校园”,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网络班班通。坚持以适应学生特长发展为需要,投资1000余万元,建好学校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理化生实验室、科技制作室等功能部室,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操场硬化或弹性化, 10校建成现代化塑胶操场。制定了部室管理制度,以宁可用坏也不能放坏的原则,推动部室的使用长效化,做到高配、细管、常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学校管理,解决“办学行为” 规范问题

2014年,教育部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确定了22项管理任务和92条管理要求,省教育厅提出的“新标准·大规范”活动也确立了学校管理的五项任务,我们以2个文件为基础,出台了《合阳县学校管理100条》,从制度建设、常规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明确工作标准,细化工作要求,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一是抓实常规。制定了《合阳县学校常规管理细则》,抓备课,要求做到四备三有,备考纲、备重难点、备设计、备学生,有目标、有方法、有针对性。抓上课,教师提前五分钟候课,解疑答惑,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抓过程、让学生行动、心动、神动。抓作业,要求学生字迹清楚,卷面整洁,答题规范。抓纠错,纠错过程必须在作业中体现并有教师评价。县教研室每学期不定期、不打招呼,入校进班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教育督导室积极配合,强力推动。坚持每学期召开教学常规检查反馈会,照镜子、正衣冠、红红脸、出出汗,查漏补缺、共同提高,以严立教,以实兴教,全县形成了“抓常规就是抓质量”的共识。

二是学区联动。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义务教育学段以城区7所学校为龙头,组建7个大学区,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捆绑考核、一体发展。经过三年的发展提升,重点拓展为“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质量检测、校园文化”六统一,各学区长学校有效探索,主动作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有效做法。城关小学学区的体艺教师跨校上课、40岁以下教师结对帮扶;城关二小学区的教师沙龙;第三小学学区的“相约星期五”师训工程;城关中心学区的质量检测“6统一”;城关中学学区的班主任论坛、“彩云之南”作文竞赛;实验中学学区的“1268学校德育工作”培训;第三初级中学学区的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辐射带动等,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整体提升。

三是减负增效。从规范办学入手,出台“规范办学10条规定”要求各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规范学校办学、教师从教、学生在校学习行为,创建市级规范办学示范校18所。从改革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机制入手,制定了“学校综合考核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办法”,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和在校学习时间,建立健全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从制度和实施两个层面强化监督。从教育“三乱”入手,大力开展“乱订教辅资料、乱补课”综合治理,教育行业气正风清。从学段衔接入手,加强学前和小学教育的研究,幼儿以游戏为主,小学实施零起点教学,努力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育。

四是师资保障。综合考虑城乡学校规模、学生数、班级数等因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哪里缺向哪补”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招聘高学历及体音美等学科新教师,近三年通过特岗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师范生人才市场招聘等三种形式,共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270余人,全部补充到边远薄弱和缺科学校,有效解决了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薄弱学校缺编等问题。深入推行双向选择、公开竞聘、指令性交流、跟岗挂职锻炼、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2016年共有22名校长、320余名教师在县域和学区内轮岗交流;强化支教教师对农村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重奖17名支教先进教师,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有效缓解了城乡、校际、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

四、以文化校园建设为载体,诗书濡养,解决“教育品质”提升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我们按照省教育厅出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挖掘地域文化,重在诗书濡养,引领学校文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育人导向,塑造培养“生命旺盛,品质高贵,情感丰富,智慧充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地域文化为基。合阳县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明代的西河书院、清代的古莘书院饮誉关中。《诗经》中有三十余篇描写合阳,开篇之作《关雎》诞生在此,汉隶名品《曹全碑》在这里出土,这片热土给了教育者无穷的精神源泉。我们挖掘合阳传统文化,提出“诗书濡养、精致育人”的教育文化。全县各学校凝聚智慧,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洽川中心小学傍依黄河,提出的自强不息的“黄河文化”主题;和家庄中学根据学校名称的由来,深挖“和”的内涵,提出独具特色的“和”文化;城关南街小学以“幸福”教育为突破口,建设幸福校园等。文化建设让所有学校利用好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木,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增强学生对学校、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是诗书濡养育人。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幸福读写、书香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以教师示范阅读为引领,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核心,探索以课堂为主体、课外、校外并举的大阅读教育模式,形成鲜明的师生同品经典阅读特色。教师研读专业著作,阅读中外经典,撰写论文、随笔,提高文化品位,每年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每天读书不少于30分钟,每年完成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学生培养阅读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学会朗读、默读、精读、速读、浏览等阅读基本方法,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力争十二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700万字以上。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载体,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邀请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于建福教授、江苏镇江女子崇实中学校长徐玲来合讲学;以幸福读写活动为平台,邀请著名儿童文学家王宜振、著名作家常智奇作主题报告,和陕西省作家协会合作,命名读写基地学校10所;全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三是社团活动出彩。坚持立足本土,办有内涵高品位的教育。县教育局编印出刊《美丽合阳》《读写天地》《教育书画》,初步形成乡土、读写、书画教育三大载体。各学校重视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城关中学编写14种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城关小学的《经典诵读与综合实践》,第三初级中学的《国学读本》,实验中学的《图说1268》,路井镇中学的《路井故事》、王村中心小学的《养正》等校本教材、校本刊物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力推动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城关中学远航文学社在2016年3月荣获第四届“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称号、甘井中心小学的剪纸社团、新池镇中心小学的龙狮社团,让合阳剪纸、面花、龙灯、狮子走进校园,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是两节一会推动。以校园艺术节、科技节、中小学生运动会 “两节一会”为载体,着力打造激情校园。每年的校园艺术月活动,从音乐比赛、书法绘画展、学生社团成果展、乡土文化实践行、中华经典诵读、教师演讲赛六个方面,分学校、学区和学段三个层次展演,学生参与率达95%。第四届科技节选送的城关中学学生孙喆、王博浪的科技作品《遥控变速船》,荣获“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坚持举办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参加渭南市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分别获得青少年甲组和丙组第二的优异成绩。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设7大类24门培训课程,年培训学生2000余人。县综合实践基地从洗衣、做饭、花木种植修剪等基本生活技能入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年培训学生8000余人。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常态、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希望、新期盼,合阳教育将按照“四大四新”活动总要求,秉承“忠诚敬业、负重加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阔的视野,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优化教育体系结构,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全省教育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