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多少年来,一边是三令五申的禁令,一边是花样翻新的变通执行。在减负的话语世界里,各种观点、各种主张粉墨登场时却往往是自说自话,所有义正词严的批判在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减负的理想为什么难以兑现,无论是认识论还是方法论都需要重新审视,需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澄清,回归常识。

减负,有多少主张是对的

因为考试才负担过重吗?我们一直把导致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罪魁祸首指向考试,认为现行的考试制度导致“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考试成为素质教育的“绊脚石”。这一认识存在逻辑上的漏洞,致使减负的努力走了很多弯路。首先,任何一个国家选人用人都离不开考试,中国是考试大国,更是如此。一个人一生中除了升学,还要不断面对入职就业、职业资格、职称晋升等五花八门的考试,考试作为一项基本社会制度是不可或缺的,谁也绕不开,在规范社会秩序方面考试是无可替代的,所以简单地把考试“妖魔化”是脱离现实的。其次,考试作为检测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其存在的价值也是积极的,只有定期进行阶段性的考试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判断,探寻教学和学习改进的策略。另外,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也应该成为基本素质的组成部分,把“应试”和“素质”对立起来也是不符合逻辑的,学生在考试中发现知识的欠缺,改进学习方法,也是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考试既然无法回避,为什么会饱受诟病。其实,我们反对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应对考试的方法。从考试与学习的关系来看,考试的价值取向应该指向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而我们的现实却是学习以考试为导向,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这种倾向把学习变成考试的附属,把人的成长抛到一边,自然形成了应试教育,把学习变成应试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应对考试中,方法和技能固然很重要,但是考试能力强掩盖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则是本末倒置。

学习时间长就是负担重吗?最严厉的批评就是大量的作业侵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孩子没有户外活动,睡眠严重不足,影响身心健康。减负禁令的主要措施也是对时间的控制,限制在校学习时间、规定作业量的时间标准,规定需要保证的睡眠时间,这些政令都收效甚微,无济于事。那么,在孩子的成绩和健康之间,我们又为什么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取考试成绩呢?从文化角度看,传统文化中推崇了学习的优秀品质就是勤奋,要用学习时间换取学业上的精进,“头悬梁锥刺股”“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励志警句无不是从珍惜时间出发的。在中国的文化中,学习勤奋往往还会被赋予道德伦理的判断,勤奋就是有德性,懒惰就是品行不好的。所以中国学生无论在哪里求学都会把勤奋作为一种美德孜孜以求。从某种角度讲,勤奋与低效紧密相连,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策略性和有效性关注不够。每个学生禀赋各异,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在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节奏上都应该有差异,但是在现代学校制度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会认同大量训练出成绩,所以“刷题”成为一种学习方式。每位学科教师都会从提高本学科成绩的角度出发争抢学生的学习时间,每个学科增加一刻钟的训练,对一个学生来说可能就是大把的时间。对这一问题,很多文章也会说别以为美国孩子学得轻松,他们学习也很累,也有大量的作业要完成。这就涉及到学习的“质”的差异,美国学生会带着各种各样课题去自主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完成知识建构,而我们的教育往往会对现成的知识进行机械训练或者死记硬背达到熟练。在学习状态中,如果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导向,达到忘我状态,即使花费再长时间他不会感觉到是负担,如果以被动地完成任务为导向,学习过程则可能充满了痛苦,负担也不言而喻了。所以,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并不成正比,学习的状态更重要。当然,有的学生时间管理的能力较差,经常处在低效率的学习状态,也是学习负担重的表现。

过度竞争导致负担过重吗?今天一致的观点认为教育中存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这种观点切中要害。现代社会是以经济规则运行的,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导致竞争。竞争文化溢出经济领域而无处不在,教育自然无法幸免。竞争具有两面性,经济领域的竞争导致各种创新和发明,但是竞争也会带来人性的异化。就教育而言,教育是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学校之间的竞争也会带来发展的动力,学生之间的竞争也能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竞争变成以分数为标志的人的类别和层次划分,用成绩把学生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就偏离了竞争的应有之义,让学生变得“分分计较”,从而带来精神和体力上的双重压力。在竞争的世界里,我们的教育关注的不是每一个学生在自身条件下的学习稳定状态和提高状态,而是关注个体在群体竞争中所处的位次,导致后进者追赶的焦虑和学习优异者保持优势地位的焦虑并存。另外,评价标准的单一化,没有给不同禀赋、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成功通道,用考试这一看似客观的标准漠视了个体差异,从而制造了一个个教育的失败者。那么,现在的教育能够排除竞争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从人才选拔的角度看,需要通过竞争让优秀者脱颖而出,竞争是现代教育的一大宿命。但是,作为个体,在教育获得和诉求方面,是否确定适合的规划也是导致压力的因素。其实,我们的很多家长在孩子的人生规划方面是盲目的,不顾及或者不了解孩子的实际,用超越性的标准要求孩子,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所以会出现“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矛盾。

减负的阻力来自何方

不可否认文化传统、用人机制、社会导向、考试评价以及现代教育自身存在的不可克服的制度缺陷等外在因素对加重学生负担的助推作用,但是面对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我们主观方面是不是也存在努力不足、方法不当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刻的检视,才能为减负寻求出路。

学习研究缺失。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要从老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课堂上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张把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地位提高。我们对教学的评价往往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把握教材是否准确,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授课方法是否得当有效至关重要,而教师是否研究学生学习的状态,是否对学生学习进行了有效指导,是否帮助后进学生制定改进策略则很少被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被动、不情愿,只是完成强加给他的学习任务,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痛苦煎熬。正是因为我们看重教师的教,课堂变成“满堂灌”,学习变成“填鸭式”,课后的作业变成以加大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为前提的机械重复和反复训练。我们的教师可能也研究学习问题,但是在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体制下,更关注学习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对学习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很欠缺,所以要用作业和时间把学生牢牢控制住,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这种控制又加剧了学生在成绩上的竞争,学习只能进步不能退步,把学习的长期性变成一次次的较量,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教育的焦虑感。没有哪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赋予教育如此巨大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包括家庭和个人,都对教育有着无限的诉求。这种重压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导致对教育的一种集体性焦虑。家长、老师、学生都摆脱不了这种焦虑,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教育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旅程,即使再伟大的教育家也不能保证把交给他的每一个人培养成健全的人或人才。教育是科学,但是教育是最缺乏实证的科学,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校甚至同样的父母,培养出的人都会有成功有失败。如果我们能够掌握科学家成才的诀窍,照此模式培养科学家,肯定是不能保证成功的。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家长和教师只能用最保守的办法管住学生的学习,那就是训练,而不敢放手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二是对比的心理。传统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隐含着一种观念就是要做“人上人”,这种观念到今天变成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更多关注他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不是学习本身。自己做得如何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多少人之上。在学习中不是以自己的进步为参照,而是以他人为坐标,考了95分,别人比你多1分,你也是失败的。你考了50分,没有人超过你,那你就是成功者。竞争成为一种文化,很多理想主义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会信誓旦旦要让自己的孩子轻松学习,一旦孩子走进校门不到一个月所有的理想就会土崩瓦解。竞争文化让学习处于劣势的学生时刻保持追赶超越的状态,而学习处于优势的学生为保持优势地位也保持着高度紧张的状态,在这种竞争中没有人能超然世外。三是选择的焦虑。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在今天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已经很不现实,但是很多家长和老师还是坚信学得越多越好,认为“技多不压人”,除了学好语数外,还要钢琴、绘画、书法、舞蹈、乒乓球、游泳样样都会,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所以都要学,周末孩子奔波于五六个课外班,暑假变成第三学期。还有对学校选择,我们相信好学校就会有好教育,很少考虑是否适合孩子的学习状况。

减负,我们可以做什么

减负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不是小事,这个难题克服不了,小的方面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大的方面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根深蒂固的传统和积重难返的惯性如何改变,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本身寻求突破。

关注学习也不是新理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老的教育观念里就充满了重视学习的思想。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论述就是说的学习问题,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强调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西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夸美纽斯、杜威无不从学习者的心理满足、精神愉悦方面强调对学习的关注。我们只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把关注学习的传统丢失了,现代教育追求办学规模化,知识累积性,评价单一化,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的教学水平被奉为圭臬,学生的“学”不知不觉被忽视。

减负,教师要在重视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就是要通过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内在的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诸多维度,外在的方面包括学习环境、家庭文化、学习氛围、学习伙伴等维度,教师要具备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对这些问题关注不够,教学也不会有的放矢。从现代意义讲,学习具有很强的个体性,教师要研究学生个别化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当然,有人会说一个班级的学生少则四十多,多则六七十,教师怎么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短板”,在一个班级里,最需要教师关注的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大多数教师则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分配给优秀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无能为力。其实,优秀学生往往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他们应该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引领和帮助的作用,而教师则更应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寻找问题、制定对策、改进学习,让他们获得学习乐趣、体验学习快乐。

减负,家长也要研究学习,重要的是帮孩子做好人生规划。今天的家长即使是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不一定会有多少自信,不是因为教育知识的匮乏,而是充斥周围的竞争文化,自身存在的攀比心理,对孩子未来的不可控性,导致对孩子的教育无法从容。要想减负,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在对孩子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兴趣特长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做好孩子的人生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让教育变得盲目,别的孩子报了什么辅导班,自己的孩子也要报,别的孩子学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要学,很少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当然,人生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无限的可能,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规划,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上。当然,学校有责任用专业的知识帮助和指导家长科学规划孩子的人生。

减负,对教育决策者来说,更需要从政策的导向上提供支持。首先要给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让有教育理想的家长和校长能够按照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价值、不同标准培养人。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让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特长、不同学习偏好的学生都有发展的通道,都能获得教育的成就。另外,站在人的发展角度,多元的评价不仅是对不同学习特性的肯定,还应该将多元评价转化成多元化的成功,让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选择成长、发展。

减负在我们的教育治理中业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减负的目的是更好地育人,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和谐地成长,在我们束手无措的情况下,也许从关注学习、改进学习入手,能够探寻出一条减负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