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等教育学角度看,大学生就业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密切相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是高等艺术教育问题的集中反映。高等艺术教育体制越完善,毕业生对艺术教育体制越认可,对艺术人才培养满意度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越高。目前,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由精英式、个体式教育转为大众式教育,受各种观念冲击,在信念的坚守与利益的博弈过程中,艺术院校自身规模负重、专业设置滞后、学科发展与市场脱节、人文性教育缺失、师资匮乏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艺术专业的发展和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在艺术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实质上很多艺术院校没有站在就业质量的视角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艺术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初次就业选择随意盲目,很多学生进入单位后很难适应,频频跳槽,就业满意度低,缺乏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回归到艺术教育的本质,到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达成学生就业这一结果?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等艺术教育是培养具有艺术创造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艺术人才并服务于社会。因此,只是解决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难”远远不够,需要高度关注的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