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即“动”与“乐”的协调发展,在此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数教师都将学生的“动与乐”作为教学的重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但隐藏在背后的缺失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在实践中仅注重形式而忽视自主、探索和合作的教学方法,没有真正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和情感。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有效的尊重,目前的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性压制了学生自主性发展,使得教师的引导、帮助和辅助作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未真正认识到自主、创新、合作教学方法的本质,多数只是表面文章,未创设适宜学生自主探究的丰富教学情境,仍然沿袭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缺失教学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更是成为教师改变教学行为的借口,学生只是被分组设立,课堂气氛变得热闹、活跃,但学习活动仍然彼此独立未充分融合,出现了只重现象不重本质,现代教学方法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未发挥其深层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