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宝鸡地方文化的公共设施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2017-01-09 16:55:07
3.宝鸡地方文化符号的选择
青铜器的艺术审美特征主要是通过形态和纹饰的相互协调、和谐一致体现出来的[4]。研究中以青铜器中的编钟形态和青铜纹饰中的凤纹和饕餮纹为主要对象进行设计符号的提取。编钟是兴起于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 合瓦形结构,属打击类乐器,是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如图2。
宝鸡市城市形象标识是凤凰,所以选择青铜纹饰中的凤纹为设计构思元素。凤纹是青铜器中最美的纹饰,它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西周基本形象是雉,凤纹与鸟纹最大的区别在于凤纹有着上扬飞舞的羽翼,其主要特征是闭嘴瞪眼、高冠长尾或长冠卷尾、昂首凝视等,如图3。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它也称为兽面纹,正面的描绘兽的头部,巨睛直视,显示一种威力,具有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如图4。此兽并不真实存在,是古人基于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想象出来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
文化要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造型
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既要满足公共设施的功能性需求又要使其更具美学意义,另外在使用方便的同时,更要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层次。例如,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省潍坊市,在城市公共设施造型设计中围绕“风筝”这一主题文化展开,从而成为潍坊市对外宣传的一大特色。
2.色彩
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不仅要表现良好的视觉形象,也要反映特定的文化属性。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应在城市主题色彩的基调上进行合理搭配,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色和建筑色等,在整体上与城市主题及周围环境之间达到协调一致。例如:杭州的公共设施以灰绿色为主大有水墨江南情调。
3.材质
材料是构成城市公共设施造型设计的物质性基础,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得城市公共设施的选材要根据每个城市的主题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取材。如:四川宜宾的长宁县为了突出“竹文化”主题,其公共设施的选材上多采用竹子[5]。
宝鸡市公共设施设计实践
1.户外公共座椅设计
户外公共座椅虽然在功能上只是提供坐的空间,但在设计中应该以多样化的形式去反映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使其成为文化继承和交流、人们情感协调的重要媒介。
设计中以青铜纹饰中比较典型的饕餮纹和凤纹为基本文化要素,在其形态基础上进行归纳和简化,提取出适合于公共座椅结构需要的设计符号,如图5所示。将这一符号作为户外公共座椅的支撑结构,在其上部加上椅面形成了完整的公共座椅形态,如图6。
青铜器在刚做出来的时候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变成绿色。在公共座椅的色彩及材质的构思中将这一特征考虑进去,椅面上采用了偏黄的木质,底部支撑结构采用墨绿色的铁质材料,如图5。
2.人行护栏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可分为信息类设施、服务类设施、休息类设施、娱乐类设施、卫生类设施、景观类设施、阻拦类设施[6]。人行护栏属于阻拦类公共设施,主要用于将不同方向的车辆分流或者将人行道与车行道分隔。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人行护栏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此次人行护栏的设计中以编钟的形态为主要的构思来源,进行抽象及简化提取出人行护栏设计符号,如图7。人行护栏的形态结构如同一个个编钟依次线性排列一样,如图8所示,起到道路分隔功能的同时体现出浓郁的文化特色。
结论
设计与文化是相铺相成的,文化影响设计,设计反映文化,并对文化起一定的反作用[7]。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属性,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公共设施依据城市的特色文化进行设计,既能满足基础的服务需求又可以体现城市的文化和风格。
参考文献:
[1]于宏杰:《城市公共设施通用设计研究——以抚顺公交候车亭为例》,学位论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
[2]吕中意、杨波:《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2015年第20卷第10期,第1-4页。
[3]刘立常:《宝鸡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937-2010)》,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韩超艳:《西周青铜器曲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4卷第4期,第60-63页。
[5]陈照国:《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学位论文,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6]李大伟:《地域文化融入乌鲁木齐公共交通设施设计的研究》,学位论文,新疆师范大学,2011。
[7]李静静、支锦亦、向泽锐等:《地域文化符号在现代有轨电车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2015年第36卷第2期,第110-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