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在转型背景下,以项目化的方式,搭建训赛结合的“三创”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以培养出应用技术型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 应用技术型 创新 三创

基金项目: 2015年西京学院校级重点教改课题 《高校转型背景下项目教学的研究——以“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构建 “三创”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课题编号:JGGH1517。

研究背景

本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36号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总目标①,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实际调研,提出高校在转型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以项目化的方式,搭建训赛结合的“三创”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以培养出应用技术型的创新人才。

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创新教育的开展是必须的,但是,有些高校仅仅是成立了创新学院,实际的孵化项目不能落地,学生虽参加各类比赛,但赛后项目就此搁浅,对创新创业而言,是不行的。2015年8月“京东大学校长班——西北地区”的研讨中,对高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就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六个问题调研: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培养校企合作机制;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实训基地;高校想了解和学习的知识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发现,教师和学生能力存在问题排在首位的均是实践能力欠缺,校企合作机制不明晰,据调研,部分高校有校企合作,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某985高校领导说,他们的本科生少,采用的是研究生的教学模式,这与教育部宗旨是不符的,经过研讨,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从课程考核、课堂考核等来进行。

各高校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了多方面的举措并开展了各类大赛,例如:教育部举办的“互联网+”大赛,大学生“三创”挑战大赛,“挑战杯”大赛等,从举办大赛的初衷来看,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而办的,但是,从实施结果来看,真正落地的项目并不多,学生经过比赛是得到了锻炼,但项目没有延续终究是个缺憾。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业率,让项目落地,课题组经过研讨,提出搭建训赛结合的“三创”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教师和学生融入到企业,在不断的实践——理论——实践——循环过程中进行创新。

训赛结合的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应用技术型培养,必须要符合市场的要求,重实践,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得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点。

1.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可以和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人士根据企业需求,一起来修订。教师更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加大实践课的力度,在西京学院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一体多翼”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发挥特长,开设课程可以多个方向,学生根据兴趣选课,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就不会一模一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只需搞好后台服务,比如:图书馆藏书、网络资源、沙龙场所,专业社团支持等后勤服务即可。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翻转式、项目式教学,教师课外准备众多的素材,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搜集资料,课堂教师引入课题,学生根据资料要求,来完成教师的提问。

项目式课堂,合作企业提供真实项目,做到真题真做,或和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双方共同设定课程评价体系,学生按照预定的目标,逐步推进,在不断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性能动性会大幅度的提高。

3.改革考核方式

实行多元化考核,设计一份文案、网站作品、开发数据库系统,大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时间可以一二周甚至一学期等。比如:大学生就业课程,可以开设一场模拟的招聘会,学生应聘,教师评价,改进,直到良好为止。

网页设计课程,提交网站作品,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考核方式改革了,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

4.校企合作做到实处,教师进企业,企业进学校

校企合作,规范校企合作的模式,做到双方共赢,企业给学校提供场所,提供岗位,学生和老师增强了实践能力,企业也招到了需要的人才,达到共赢,双方在洽谈中明确责任和义务,长久合作,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入驻校园,这样更利于管理,达到长期的合作。

5.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大赛,扶持学生创业团队

科技大赛,学生可以选取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作指导老师,拿企业的真实项目参赛,在实践中创新。事实证明参加过大赛的同学,直接创业或找工作时,优势明显高于无比赛经历的学生。据调研,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学生有一年的工作经验,这一年的工作经验,学生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最重要的一点,从最初的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开始,学校找专门测评机构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测评,这样成功率会更高。

6.建立学分银行

大学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多,设置学分银行,比如:学生大赛获得奖项,可以置换学分。学分银行的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7.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校内创业导师的聘任,可以直接从企业聘用,教师也可以去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

8.校企共建课程

企业提出需求,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及企业需求,商定课程内容,开发项目模块,项目融入到课堂中,这样,既培养了创业导师,学生也得到了锻炼。

总结

高校要培养出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创业训练项目、校企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建设一个创业的多维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应用型人才。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

[2]葛宏翔:《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3]李翔:《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 2011年。

[4]宫新军:《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人民论坛》2010年。

[5][美]罗恩·沙 《互联网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