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一体多翼”人才培养模式,在“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教师在常规教学、实验实训及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要注意将企业工作工程、企业实际项目与教学过程相互渗透及融合。为构建以大学生“三创”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实验实训、竞赛及校外实践环节教改提供依据。

【关键词】训赛结合 项目教学法 三创能力 校企合作 实践平台

基金项目:2015年西京学院校级重点教改课题 《高校转型背景下项目教学的研究——以“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构建“三创”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课题编号:JGGH1517。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教师本位轻学生本位、重学科本位轻素质本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传统固守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创新教育相对薄弱,高校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不足,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也未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尝试构建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体系模型,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建立“四个依托”促“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

基于地方性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大学转型的需求,及对我国高校现状的分析和他国成果经验的研究,西京学院本着全员参与的理念,提出“一体多翼”人才培养模式,在“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教师在常规教学、实验实训及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要注意将企业工作工程、企业实际项目与教学过程相互渗透及融合。

我们提出以“教师团队+学生团队+校企联盟+项目”为依托的基础支撑架构。

⑴以专业课程教师团队为主导,依托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围绕企业需求,积极进行产学合作及课程建设。

⑵以学生团队为中心,通过学科交叉和专业知识融合,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差异化成长,在团队合作中提升其综合素质。

⑶以企业商业问题为引导,有助于校企协作、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⑷以任务驱动的课程项目化运作,项目化运作实验、实训及各类竞赛。

“训赛结合”项目教学多维实践平台运作机制

1.“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的框架

在“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框架中,以学生“三创”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团队教学改革为推手;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为载体;以项目实践训练为主线。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与专业课程相整合,积极进行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2.“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的目标

第一,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以及学校不断迸发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活力。

第二,将项目教学与专业课程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联合项目的建设和规范。

“训赛结合”项目教学多维实践平台的应用设计及实施

1.“训赛结合”项目教学多维实践平台的设计原则

⑴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按照项目选择——团队组建——项目调研——项目实践——学科竞赛——孵化中心的项目开展流程,坚持以“学生——项目”为中心。

⑵实用性原则。校企合作企业与教师配合设计项目时,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选择和学生专业相关,来源于企业运作的真实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

⑶互通性原则。该平台注重“教师与企业”衔接,“教师与学生”衔接,“学生与项目”衔接,“学生与企业”衔接,构建的是一个相互协作的互通平台。

⑷重视过程管理的原则。通过项目开展的学习评价、项目实施评价、团队分工合作评价、项目成果评价等方式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

2.“训赛结合”项目教学多维实践平台的实施

⑴实施条件

教材或讲义要求。要求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依据“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法去修订教材、教案、课件、实验及实训指导书、项目化教学案例集,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

⑵实施步骤

“训赛结合”项目教学法实施主要包括项目设定——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成果五个环节。

①项目设定。由校企合作企业提出参考项目及招标项目,项目实施的目的、学生能力要求及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指标。同时招标项目可适当设定相应的招标金额。

②项目计划。教师对企业的项目进行再调整,根据项目设定问题,组织相关视频资料。

③项目实施。学生团队成员在教师指导下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团队成员进入企业调研或开展短期实习。

④项目评价。制定项目方案计划及执行后,均可进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评价,主要由自我评价、团队互评、教师点评、企业导师评价等。主要考量学生的能力能否实现项目任务。

⑤项目成果。由此项目可以形成论文,学生可以申请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有条件的还可以进入创业孵化中心进行创业孵化。企业也可在此过程中发现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毛霞:《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实证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

[3]虞岚:《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发展策略探讨》,《管理观察》2012年第11期。

[4]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王志、钟卫东:《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2013年第3期。